朝花夕拾 十篇文章
1、《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2、这一篇最初发表在1926年3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1卷第5期。
3、阿长与《山海经》
4、《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
5、《五猖会》
6、《阿长与〈山海经〉》——本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八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祝愿之情。
7、虽然《朝花夕拾》不只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起来兴趣盎然,而且随着年岁的增加,我们总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味道来,这就是鲁迅作品的魅力所在。
8、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也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9、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10、《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11、“长妈妈,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气一点,就是保姆”。
12、《二十四孝图》
13、“朝”表示早年时期,“夕”表示晚年时期。题目的意思是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事情。它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散文集,是一本必读的文集,是一本如良师益友的文集。
14、最喜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5、《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猫的原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16、《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桔”“哭竹生笋”。
17、《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18、《朝花夕拾》十篇文章分别是:
19、《五猖会》——对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的抨击,表达了作者对此的厌恶之情。
20、另外,“焉”这个语气词,在这里表达的情感很隐晦,是对前事的追忆叹息,还是嗔怪当初彼此没好好珍惜,或是因某事分手所以还有愤慨而难以释怀,凡此种种,只有题主自知了。
21、这篇散文首先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作者“仇猫”的诬蔑,揭露了他们卑劣的手段,然后作者说明自己“仇猫”的近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再以童年的追叙,交代了“仇猫”的远因;最后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实质是纵恶养奸。作者表面上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作者借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22、《藤野先生》——本文回忆藤野先生对自己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赞扬了他的政治热忱,严谨治学和博大胸怀,抒发了感激和怀恋之情,并追述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过程,表现了思恋老师的教导,认真做人的决心。
23、《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鲁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24、狗·猫·鼠
25、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26、《阿长与〈山海经〉》
2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28、文章记述了鲁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特点。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她懂得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等。
29、《朝花夕拾》包括:《狗·猫·鼠》;怀念长妈妈的《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描《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30、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教科书这样写的)其实,寿镜吾是鲁迅一直很敬重的老师。
朝花夕拾 十篇文章
31、《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32、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
33、《狗•猫•鼠》
34、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35、这是一篇谱写幼年往事的优美回忆性散文。在这一脍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诗的笔触舒卷自如地描绘了一个妙趣横生的童心世界。
36、《父亲的病》——揭露庸医害人和对封建孝道的不认同。
37、—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38、《父亲的病》
39、朝花夕拾10篇故事的大概内容是:
40、《范爱农》
41、鲁迅同范爱农在东京初识便产生了误会,觉得他“很可恶”,甚至以为“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到辛亥革命前一年,故乡重逢时,知道他回乡后,遭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以至“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待到辛亥革命发生,“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面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这就写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已被封建反动势力篡夺的事实;后来他们有了共同任教的机会,爱农做监学,工作热情,办事勤快,对革命胜利充满喜悦。
42、文章中的两个“名医”,诊费高,药引子独特难寻,爱故弄玄虚。药引子有什么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一对原配蟋蟀等。
43、《五猖会》以赶会为背景,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44、之后鲁迅去南京后又移到北京,范爱农失去了鲁迅的帮助,学监也被代表封建复辟势力的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他“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最后“便在各处漂浮”。最后,他在对革命失望的心境中、在夜半大风雨时终至溺水而死。
45、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分别是:
46、最后写了长妈妈寻购“我”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让我对她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结尾说“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
47、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分别是哪几篇?
48、总体的意思就是:物是人非,破镜难圆。
4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0、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五猖又称五通,即马、猴、狗、鸡、蛇五种动物之精。旧时,五猖庙内供奉着青、黄、红、花、黑五种面孔的五个神像。庙会那天一早,五尊神像被抬出大殿,先到街前“驻跸”,停放下来受人祭拜,等候各路会帮到齐,接下来还有舞龙、踩高跷等活动。
51、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52、《朝花夕拾》是鲁迅散文集,又名《旧事重提》,引用之,一切景语皆情语。
53、《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54、文章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5、《无常》
56、作者先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慢慢地,“我”长大了,家里人要送“我”去读书,“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了。鲁迅曾在三味书屋生活了七年,他对当年三味书屋的陈设记忆犹新,对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
57、“物是人非事事休”取后三字“事事休”以委婉表达前四个字“物是人非”,既可表达题主拒绝的意思又稍微照顾了女方的面子。
58、《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包含《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共计10篇。
59、父亲被这两个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名医们庸医误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深切的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人生的伤悲。
60、《狗·猫·鼠》——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所谓的“正人君子”并阐述作者仇猫的原因。
朝花夕拾 十篇文章
61、文章结尾部分: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62、《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
63、“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我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心情急切而兴奋,而父亲却强迫我背诵《鉴略》。
64、和自己年龄接近,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