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下朗读
1、下乔入幽:从高树上下来,钻进幽深的坑谷里。比喻弃明从暗,或从良好的处境转入恶劣的处境。出处:《孟子·滕文公上》。
2、下里巴人、
3、下车伊始、
4、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5、下笔成文: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出处: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
6、就还是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上去了。
7、这是因为"Mèngzǐ"是孟子的名字,"TéngWénGōng"是他所谒见的春秋时期的齐国大夫的名字,"xià"是下拜的意思,这一事件被记载在《孟子》一书中。
8、下不为例:表示只通融这一次。
9、下笔便就:形容写文思敏捷
10、(《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尧治理天下,是饱食、暖衣、逸居和教人伦。这样的圣王,才是人民拥护的君主,造福于民的君主自有百姓投奔,继而获取天下土地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11、下一句: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
12、王下之臣何惧诸侯,天下之土莫非王土
13、下不为例、
14、下坂走丸:比喻说话敏捷流利
15、成语有很多,如:
16、可以看出,儒家对于诸侯君主的要求是:“用民”之前要“教民”,而“教民”之前要“富民”。
17、孟子在回溯上古圣王尧治天下的过程时说:“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
18、孔子也说过“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那种不以“善人”之道去教导民众忠信礼仪,而用暴力企图使民众战栗、恐惧而治理国家的,就是遗弃、背叛民众,而最终也将被民众所遗弃。
19、下回分解、
20、下落不明、
21、王下之臣何惧诸侯,皇帝一人高居庙堂比如说,王下之臣何惧诸侯,太监一个同设四方
22、下笔成章、
23、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
24、孟子将伦理领域延伸到政治领域,将教育与其“仁政”的社会政治主张结合起来,提出“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并认为这是与尧舜的仁义之道向背道而驰的,他进一步指出,实行仁义之道仅仅满足于“善政”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辅之以“善教”,因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25、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也就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或孟子在另外的地方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6、孟子希望鲁侯任命的大将军能够明白这样的道理,能够引导君主施行仁政。
27、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翻译过来是“公孙衍,张仪这样的纵横家,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一旦发怒则诸侯都会感到恐惧,自己安居乐业则天下就会太平。”这句话是对战国时期纵横家的褒评,说明纵横家能够在时代里起到“虽一人之力,强于百万之师。”的作用。
28、“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29、下一句,比如说,
30、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下朗读
31、下笔千言、
32、如果你对孟子滕文公下事件还感兴趣,可以深入阅读《孟子》一书,了解其中更多的思想和故事。
33、(《尽心上》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
34、论证社会分工的必要性。
35、下笔风雷形容书法或绘画运笔迅速,气势浩大
36、孟子滕文公下的原文读音为"MèngzǐTéngWénGōngxià"
37、他那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怎样做到?那就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38、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附权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的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齐王托人挽留孟子,条件是准备在首都的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子给孟子住,并送给孟子万钟粮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结果遭到孟子的严辞拒绝。(见《公孙丑下》)可见,孟子在本篇中所说的“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有所为而发的,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孟子在本篇中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对“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的批判,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对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与“舍生取义”的精神一脉相承的。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个性,表现了孟子雄辩、善辩的才华。他喜欢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本来,这话用一句就可以说完,即“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来,加强了气势,增强了感情,显示出说话人的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其次,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孟子喜欢使用比喻,本篇以具体的鱼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义,以“舍鱼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舍生取义”,就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篇中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把鱼与熊掌对比,把生与义对比,把重义轻生的人与贪利忘义的人对比,把“乡为”与“今为”对比,这样互相比较,道理说得更加清楚,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