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五律
1、客舍青青柳色新。
2、王维和王昌龄,一个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一个则是边塞诗人的代表。他们所擅长的诗体也不同。
3、洛阳亲友如相问,
4、芙(fú)蓉楼送辛渐
5、同是送别诗,王维多用律诗,尤以五律为多,王维七十多首送别诗中五律就占了二十八首,而王昌龄则好用七绝,在他五十二首送别诗中,七绝也为二十八首,而王昌龄七绝艺术成就之高,也是众口交赞的。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题材是李白因好友王昌龄贬官而抒发感愤,以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7、(唐)王维
8、送元二使安西
9、西出阳关无故人。
10、鹿柴(zhài)
11、寒雨连江夜入吴,
12、一片冰心在玉壶。
13、作者杨炯·年代唐
14、遥知兄弟登高处,
15、独在异乡为异客,
1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以抒发感愤,寄托慰藉,表达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首句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渲染了环境气氛的黯淡、凄楚;次句是对王昌龄“左迁”赴任路途险远的描画,显出李白对诗友远谪的关切与同情;三、四两句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力编织出一个朦胧的梦境,虽未追叙与好友昔日相聚的情景和友谊,但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友情抒发得真挚感人。
1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8、平明送客楚山孤。
19、每逢佳节倍思亲。
20、遍插茱萸少一人。
2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2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3、塞外欲纷纭,雌雄犹未分。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
24、《次北固山下》是五言律诗,题材属思乡诗。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25、明堂占气色,华盖辨星文。
26、杨炯,唐初诗人,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作诗擅五律,尤以边塞证战诗著名。所作《从军行》、《战城南》、《出塞》等诗,气势轩昂,风格豪放。存诗33首,另存赋、序、表、志等50篇。在所作《王勃集序》中,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靡文风的理论和实践,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反映了“初唐四杰”改革唐初文风的要求。对时人“王、杨、卢、骆”之称,自谓“愧在卢前,耻在王后”。其实“四杰”中他的诗数量最少,成就也略小些。
27、[唐]王昌龄
28、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体裁是:七言绝句。七言绝句,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
30、(唐)王昌龄
王昌龄五律
31、两个人都写过出塞。
32、丈夫皆有志,会见立功勋。
33、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4、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5、劝君更尽一杯酒,
3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杨炯的出塞:塞外欲纷纭,雌雄犹未分。
3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38、二月河魁将,三千太乙军。
39、(唐)李白
40、王昌龄和杨炯都写了出塞的古诗。王昌龄的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41、王维是田园诗人而王昌龄不是田园诗人。
42、渭(wèi)城朝雨浥(yì)轻尘,
43、这首诗准确而真实地描写了征人行于边关之所见,表明设关防“胡”,历经数代,守将无能,征人无回,表达了他们盼望国家重贤将,固边防,生活安定的美好愿望。“秦时明月汉时关”两句,说明自秦汉以来就有征人远戍而不得生还的事实,后两句则表达了盼望出现勇敢善战的将帅,从而巩固边防的强烈感情。全诗言简意丰,对比鲜明,景情相生,忧国忧民,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被推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