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简答
1、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
2、教育思想
3、孔子在教育上有三大创造和贡献:
4、政治思想
5、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国古代教学经验的结晶,还是现代教学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它具有非常丰富的现代价值。实行因材施教,对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6、因材施教,需要有仁爱情怀。没有仁爱的情怀,就不会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何谈学生的发展?臧克家当年报考国立青岛大学,他写的《生活杂感》只有三句话:“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闻一多大为欣赏,给出98分的高分。尽管臧克家数学考了“鸭蛋”,但他仍被破格录取。有仁爱之心,才能包容,才能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闻一多大师正是因为有着一颗仁爱之心,尊重差异,才能够发现臧克家的优势,包容他的不足,最终成就了这位著名诗人。
7、个体身心发展有五大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其中个别差异性是指: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所以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的发展。此处又出现了因材施教,这里的考查相对灵活,有理解类题目,一般情况下出现对比多考查差异性,比如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这里有两类人的对比,我们更可能选因材施教。
8、孔子的教育观,思想的核心是仁。所谓仁,就是仁者爱人,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9、一是春秋时期,王官之学衰微,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设杏坛讲学授徒,整理并以《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为教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教育内容;
10、(3)他的其他理论有什么?
11、道德思想
12、经济思想
13、在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萌芽阶段,我国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大家——孔子。他坚持仁政,开创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等观点,他弟子三千,针对弟子不同的性格特点,孔子会以不同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教化。朱熹总结到:夫子施教,各因其材也。这里是第一次出现因材施教,此处在考试中考查比较简单,多以客观题形式出现,题目会直接问孔子教育的特点,选择因材施教即可。但要注意,一定将孔子的观点和《学记》加以区分,因材施教的思想在《学记》中略有体现,但孔子一生都在实践因材施教,所以考题里问到因材施教,孔子和《学记》同时出现,我们选孔子。
14、全面发展教育原则
15、“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在儒家经典学说中得到完美的诠释。只有针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充分发挥特长,间接弥补自己的不足,全面完善自己,更好地发展。
16、(2)这个材料的观点是什么?
17、因材施教,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而在教育学基础中,因材施教在不同的知识点中会频繁出现,自然也成为了教师招聘考试的考试分析,此处我们进行总结。
18、教学是我们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德育是首要工作,而在教学原则和德育原则中都出现了因材施教原则。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一个侧重教学,一个侧重德育,但旨趣是一致的,即所谓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此处的考查相对前面会更复杂,一方面会考到概念的识记与理解,另一方面还会侧重原则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这种考法多见于多选题和简答题,我们备考中需要加强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
19、美学思想
20、述评韦纳的动机理论4、材料:教育无目的论。(1)这个思想是谁提出的,请对这个人做简要介绍。
21、儒家的教育观主要围绕着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核心,论述如何加强统治阶级思想道德教育及人生价值观教育问题。
22、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23、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24、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仁人,教育对象则“有教无类”,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采用“循循然善诱人”的启发式,要求弟子学思结合,举一反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3、重视德育,智仁勇并举而以仁为中心,提倡教师以身作则,师生教学相长,端正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当仁不让于师要求弟子学以成才,学以致用。
25、一、名词解释:
26、“仁”是孔子思想中最有特色和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孔子在对“仁”的抽象和提升中对人进行了反思,奠定了儒家人学思想的基础。
27、孔子对古代流传下来的诗进行整理。他收集了很多诗的抄本,把较好的三百零五篇保留下来,编成书。其中包括了从歌颂商朝始祖契到记录周厉王礼崩乐坏的各个时期的诗篇。孔子按照乐曲的音调,调整编排为《国风》、《大雅》、《小雅》、《颂》四个部分。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见到的《诗经》。
28、孔子的学说强调推行“仁政”,以仁治国,因此在考订古代“仁人”的文献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他搜集散失在民间的《夏书》、《商书》、《周书》等篇章,这些都是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求古代事迹的典籍,把它们汇集成编,这就是后人看到的《尚书》,它包含了商周时期大量的历史文献。
29、京师同文馆2、生活教育3、贝尔兰卡特制4、知识表征5、自我提高驱动力6、恩物二、简答题4道,每题10分1、教育的政治功能2、教育的基本目的的基本精神3、课程的多样性4、启发性教学原则三、论述题4道,每题20分1、试论孔子思想2、教育学原理的德育:论述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30、全面发展教育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把授受知识与培养品德、授受知识与发展能力、心理发展与身体发展、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实现我国的教育目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简答
31、儒家的教育观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不断结合和深化的过程。对世人的价值观影响深远。
32、因材施教原则
33、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
34、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
35、孔子是因材施教最先对学生实施的老师,先是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因材施教,让学生们各尽其材,有所进步。老师也积极运用此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特长,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才能去学习,才能更有效率地得到收获,获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