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古诗全文
1、第一首泛忆江南,兼包苏杭,写春天的景色。
2、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3、《忆江南》【唐】白居易
4、作者是唐代白居易,原文:
5、“早晚复相逢?”末句是说,不知何时会再次相逢?“早晚”,当时口语,它的意思与“何时”相同。
6、《忆江南三首》白居易〔唐代〕
7、《忆江南》作者:白居易
8、全词以追忆的情怀,写“旧曾谙”的江南春景。而此时,作者却在洛阳。比起江南来,洛阳的春天来得晚。作者写于洛阳的《魏王堤》七绝云:“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在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季节,洛阳却“花寒懒发”,只有魏王堤上的柳丝,才透出一点儿春意。
9、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10、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11、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月圆之时山寺之中,寻找桂子,登上郡亭躺卧其中,欣赏那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12、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三首》
1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4、唐代:白居易
15、接下去,即用两句词写他“旧曾谙”的江南风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来百花盛开,已极红艳;红日普照,更红得耀眼。在这里,因同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春江水绿,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在这里,因异色相映衬而加强了色彩的鲜明性。
16、“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开头是说,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一句,说明那江南风景之好,不是听人说的,而是当年亲身感受到的,体验到的,因而在自己的审美意识里留下难忘的记忆。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
17、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18、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19、“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中间两句是说,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这两句词,都有人有景,以人观景,人是主体。所不同的是:上句以动观静,下句以静观动。
20、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21、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间两句是说,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春来百花盛开,已极红艳,红日普照,更红得耀眼。在这里,因为相同颜色相烘染而提高了色彩的明亮度。
2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4、忆江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做的词。
2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6、诗词赏析
27、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28、“忆江南”这个词牌名,通常指的是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中的第一首。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回忆和思念,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赞叹和向往。
29、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30、《忆江南》不是古诗,而是一首词。
《忆江南》古诗全文
31、忆江南(词),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原为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
32、“能不忆江南?”末句是说,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全词以追忆的情怀,写“旧曾谙”的江南春景。而此时,作者却在洛阳。比起江南来,洛阳的春天来得晚。当作者信马寻春,看见的水都是黄的,花呢,还因春寒料峭尚未开,他触景生情,怎能不追忆江南春景?怎能不从内心深处赞叹“江南好”?
33、第二段:自然美
3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35、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36、“春”在这里是形容词。所谓“春竹叶”,可解释成春天酿熟的酒,也可解释为能给饮者带来春意的酒,从“春”与“醉”的对偶来看,后一句解释也许更符合原意。“醉芙蓉”是对“吴娃双舞”的形象描绘。以“醉”字形容“芙蓉”,极言那花儿像美人喝醉酒似的红艳。“娃”,美女。西施被称为“娃”。
37、全词五句。一开口即赞颂“江南好!”正因为“好”,才不能不“忆”。“风景旧曾谙”一句,说明那江南风景之“好”不是听人说的,而是当年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因而在自己的审美意识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38、白居易早在青年时期就曾漫游江南,行旅苏、杭。其后又在苏杭做官,唐穆宗长庆二年(822)七月除杭州刺史,十月到任,长庆四年五月任满离杭,唐敬宗宝历元年(825)三月徐苏州刺史,五月到任,次年秋天因目疾免郡事,回到洛阳,这时候,他五十五岁。
39、在忆江南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江南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美的独特感受。他描绘了碧绿的青山、翠绿的流水、鲜艳的红花,以及飘荡的轻舟,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卷。这种自然美,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力量。
40、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
41、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42、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43、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44、开头不说忆苏州而说“忆吴宫”,既为了与下文协韵,更为了唤起读者对于西施这位绝代美人的联想,读到“吴娃双舞醉芙蓉”,这种联想就更加活跃了。这两句,前宾后主,喝酒是为了观舞助兴,着眼点落在“醉芙蓉”似的“吴娃”身上。
45、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花朵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6、创作背景
47、“何日更重游?”末句是说,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这首诗仅就作者的内心活动而言,已蕴含着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哲理,值得人们深思。
48、“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第二首开头是说,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第二首紧承前首结句“能不忆江南”,将记忆的镜头移向杭州。
49、第一段:忆江南
50、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51、扩展资料
52、“忆江南”是一首词,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回忆和思念,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赞叹和向往。
53、第三首诗,追忆苏州往事。“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开头是说,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照应第一首的结尾和第二首的开头,把镜头移向苏州。
54、“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中间两句是说,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美丽的芙蓉。一面品尝美酒,一面欣赏美女双双起舞。“春竹叶”,是对“吴酒一杯”的补充说明。
55、苏杭是江南名郡,风景秀丽,人物风流,给白居易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回到洛阳之后,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诗作,这三首忆江南是他晚年所作。
56、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57、春江水绿,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在这里因为异色相映衬而加强了色彩的鲜明性。作者把“花”和“日”联系起来,为的是同色相烘染;又把“花”和“江”联系起来,为的是异色相映衬。江花红,江水绿,二者互为背景。于是红者更红,“红胜火”;绿者更绿,“绿如蓝”。
58、属于古词
59、第三段:人文美
60、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杯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那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迟早会再次相逢。
《忆江南》古诗全文
61、除了自然美,忆江南这首词还展现了作者对江南人文美的赞叹。词中提到了古渡头、渔舟、酒家等具有江南特色的文化符号,透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这种人文美,让人们感受到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