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爱情句子 > 精选完璧归赵的故事概括50字【49句】

精选完璧归赵的故事概括50字【49句】

完璧归赵的故事概括50字

1、将相和完璧归赵是一个古代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赵国的蔺相如因在渑池之战中立下了功勋,被赵王封为宰相。然而,廉颇对此感到不满,多次挑衅蔺相如。蔺相如为了大局着想选择忍让。最终,廉颇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向蔺相如道歉,两人和好如初[。

2、有一回,赵王得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王知道了,派人送来一封信,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来换这块玉。

3、完璧归赵蔺相如机智果敢,英勇无畏,重信守义;而秦王倚仗强势,几度失信于人,自然得不到别人的信赖和尊重。我们在面对强敌时,也应像藺相如那样,不仅要敢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有勇有谋,有理有节,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4、第一;时间是战国时期。

5、完檗归赵

6、完璧归赵

7、秦王怕摔坏了宝玉,急忙叫人取来地图,随手指点了十五座城。

8、赵王知道秦王是想把宝玉骗到手,可是又怕秦国借口攻打赵国,只好派蔺相如把宝玉送去。临别的时候,蔺相如说:“大王放心。如果秦国不是真心换城,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

9、蔺相如回到住处,立即让随从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回国。过了五天,秦王得知和氏璧已被送走,非常恼怒。后来他冷静一想,杀了蔺相如非但得不到和氏璧,还会弄僵两国的关系,便下令放了蔺相如。

10、意思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后,比喻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物品的主人。

11、第五;定要秦国先划让城邑,秦王自觉理屈,退殿而去,蔺相如连夜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史称完璧归赵。

12、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1年(秦昭襄王26年、赵惠文王18年),秦国向赵国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完璧归赵。

13、蔺相如来到秦国,献了玉。秦王双手捧着宝玉,一边看一边称赞,却绝口不提换城的事。

14、赵君得和氏璧,秦主欲以城池换之,赵君惧秦,恐均不得。蔺相如代使出秦,秦不予城,蔺骗玉要挟,斥秦王,带玉归赵。

15、于是赵王把蔺相如召来,问他有什么办法,蔺相如说:“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壁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王必无人,臣愿奉壁往使。城入赵而壁留秦;城不人,臣请完璧赵。”赵王遂派他出使秦国。

16、第二;秦国看中了赵国无价之宝和氏璧,打算用15个城邑换取和氏璧。

17、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281年(秦昭襄王26年,赵惠文王18年),秦国向赵国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壁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完璧归赵。

18、完璧归赵的主人公蔺相如,在公元前259年,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孝成王派廉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赵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

19、战国时期,赵惠王从楚国得到一件宝贝,名叫和氏璧。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情后,写信告诉赵惠王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赵惠王召见了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意带着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王得到了城池,就把和氏璧送给秦王,反之,一定把和氏璧完整的带回来。

20、完璧归赵的故事起源于那块罕见的珍宝和氏壁当时的楚国人卞和,得到了一块非凡的璞玉,准备进献给楚王

21、“和氏璧”几经流传,落到了赵惠文王手里。不久,消息便传到秦昭襄王耳朵里。秦昭襄王倚仗秦国强大,佯称愿以15城来换和氏璧。接到秦王的信,难坏了赵国君臣。若是答应,怕上秦国的当,如不答应,又怕秦国攻打。正在久议不决之时,宦官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有智谋善言辩,而且一身是胆,可充此任。”

22、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诚意,上前几步,说:“这玉虽好,可是也有瑕斑。让我指给您看。”

23、蔺相如完璧归赵,可传为一代佳话

24、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25、赵国有一块无价之宝,叫“何氏璧”。秦王听说后想得到它,就派使者说想用城池换璧。赵王不敢直接拒绝,以免惹起战端。正当他为难的时候,蔺相如主动请缨。到了秦国,秦王只对璧感兴趣,对让出城池一事只字不提。

26、蔺相如知道秦王仍然没有诚意,说:“和氏璧是奇珍异宝。在我动身以前,我们大王斋戒了五天。如果大王诚心,也应当斋戒五天。五天后,我再把宝玉奉上。”秦王只好同意了。

27、将相和完璧归赵的故事简短概括如下:

28、战国时期,秦国最强。

29、战国时期,秦王得知赵王得到无价之宝—和氏璧。假装以15座城池与她交换,来骗取和氏璧,赵王十分为难,蔺相如就临危受命,前往秦国。秦王拿到和氏璧后,而不谈城池交换事宜,蔺相如设计骗回和氏璧,秦王理亏,答应划城。随后,派人连夜将何氏璧送回赵国。

30、原文:赵有和氏璧,秦王闻,愿以十五城换之,蔺相如自荐出使秦国,秦王见璧大喜,欲据为己有,相如以玉碎迫之,遂使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的故事概括50字

31、赵王得到和氏璧,秦王想要霸占,说要用十五座城开交换,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见秦王不想交换,派人把璧偷偷送回赵国。

32、这个故事反映了蔺相如的忍让和智慧,以及他为了国家大局而忍辱负重的精神。它也强调了相互理解、和解与团结的重要性,对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33、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34、蔺相如接过玉,退后几步,靠着宫殿的一根大柱子站定,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池,所以把玉要了回来。您要是逼我,我的头颅和宝玉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举起了和氏璧。

35、第四;赵相蔺相如携璧入秦,发现秦王果真没有交换的诚意,于是,携璧已死相逼,宁为玉碎。

36、战国时期,秦国看中了赵国无价之宝和氏璧,打算用15个城邑换取和氏璧,赵国很为难,担心秦国没有诚意,拿了和氏璧却不给城邑。

37、秦王信以为真,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38、于是,蔺相如回到了赵国。

39、第三;赵国很为难,担心秦国没有诚意,拿了和氏璧却不给城邑。

40、秦军间谍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赵孝成王因此就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蔺相如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

41、在欲与秦王同归于尽时,蔺相如先礼后兵,一再请求均遭拒绝,才使出同归于尽的绝招,表现出他面对强秦不畏生死的勇气。

42、五年级第六课完璧归赵。主要内容是蔺相如为了保护和氏之璧,跟秦王斗智斗勇,揭穿了秦王的险恶用心。并表明自己义无反顾的立场,使得秦王理屈词穷又不敢动怒。

43、大王却礼仪简慢,毫无交换的诚意。若大王一定要抢夺宝玉,我宁可将脑袋和宝玉一起撞碎在柱子上。秦昭王无奈,只好拿出地图划出十五座城池给赵国。蔺相如担心秦王只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王斋戒五日,设“九宾”礼仪郑重交换,秦王只好答应。蔺相如便派随从带着和氏璧,从小道返回了赵国。等到交换仪式时,蔺相如才把和氏璧送回赵国的事情告诉秦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44、在一次会面时想以武力夺璧,蔺相如抓着何氏璧准备撞墙。威胁道:要么用出土地城池换璧;要么他就撞墙壁碎人亡,秦王什么都得不到还会因背信弃义而遭人唾骂!

45、赵王命相蔺相如携璧入秦,发现秦王果真没有交换的诚意,于是,携璧已死相逼,宁为玉碎,定要秦国先划让城邑,秦王自觉理屈,退殿而去,蔺相如连夜将和氏璧送回赵国。

46、蔺相如来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给了秦王,秦昭王非常高兴,却毫无将城池给赵王的意思。蔺相如便对秦王说:玉上有一个小瑕疵,我指给大王看。拿回宝玉后,他走到柱子前说道:赵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宝玉而不给城池,经过我的劝说才答应,赵王斋戒五天,才让我捧壁前来,以表示对秦国的尊敬。

47、赵国得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秦国假意用十五座城来骗取和氏璧。蔺相如带着璧前往秦国,发现了秦王的骗局,但他机智巧妙地将璧送回赵国,让秦王无可奈何。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为“完璧归赵”,意思是将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48、秦王理屈词穷,他虽爱美玉但并不昏庸,不愿用土地交换,就只得完璧归赵。

49、蔺相如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住赵国的镇国之宝和氏璧,并把他完好无损地带回自己的国家,这种以国家尊严为荣的品德至今传为美谈!“完璧归赵”这个成语也因此流传至今

相关文章:

扬雄的辞赋和司马相如的散体赋有什么异同精选 情侣空间告白或者被告白的心情24句 关于祝福的诗词有哪些汇总55句 重生高考逆袭的小说推荐【好句摘抄59句】 关于用药安全的名言名句精选88句 描写冬季溜冰的优美句子【76句文案】 形容烟雨江南的诗句汇总226句 求一部,酷似仙逆的小说。要的是那种气势,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