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望湖楼醉书夸张句
1、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
2、望湖楼醉书前两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4、再次,用“翻墨”写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
5、原诗如下: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6、风大的句子是“卷地风来忽吹散”。
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中(白、跳珠、乱、水如天)等词语,形象地写出雨下的大。(卷、忽、水如天)等词语,写出雨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
8、第一句写云:黑云像打翻了的黑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把乌云比作翻墨,形象逼真
9、“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1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1、第二句写雨:白亮亮的雨点落在湖面溅起无数水花,乱纷纷地跳进船舱用跳珠形容雨点,把雨比作跳动的珠子,有声有色一个未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一个跳字,一个乱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急
12、用“忽吹散”写出雨去的快的特征“忽然就吹走下完”;“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黑云顺着风势吹来,也顺着风势移去”。
13、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4、意思是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15、本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其次,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再次,用“翻墨”写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
16、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诗清新自然,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填词开豪放一派,气势雄浑,豪迈不羁,摆脱了绮艳柔靡的风尚,对后来很有影响。擅长行、楷书,曾遍阅晋、唐诸家法书,得力于王僧虔、李邕、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成一家。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自在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善画竹,学文同,亦作枯木怪石。论画有卓见,主张神似,有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诗句。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17、诗的第一句用“未遮山”,突出天气变化之快,“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第二句用“跳珠”和“乱”字写出暴雨之大,雨点之急。第三句用“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忽”字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18、这句描绘了风的巨大,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忽”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19、其次,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
20、译文:乌云上涌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21、宋代苏轼
22、诗用“翻墨”写出云的来势,用“跳珠”写出雨的特点,说明是骤雨,用“未遮山”“卷地风”说明雨过得快的原因,最后用“水如天”写骤雨的结束。把一场忽然而来又忽然而去的骤雨,写得信手拈来,富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