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粽驱蛟龙: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要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
2、祈求粽子:因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寓意人丁兴旺。
3、高粽功名:因粽和中音近,有“高中功名”之意,寓意学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举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想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寓意高中。
4、因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粽子。
5、天成棕色琥珀棕色棕色秀发棕色人种棕色天成,棕褐暖
6、第一种寓意“光宗耀祖”,古代寓意“功名得中”;第二种纪念屈原;第三种表达对健康平安的美好希冀。
7、最初粽子的寓意是用作祭祖和神灵,以求吉祥。后因粽的谐音,又有了更多寓意。粽子谐音中子,人们互赠九子粽寓意为求子,寓意人丁兴旺。粽谐音宗,所以也有光宗耀祖之意。
8、其次,粽子还被人们揉进了中国传统的阴阳观念,古称“角黍”,因为黍又名“火谷”,火属阳,而包裹用的菰叶水生,属阴,所以是“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粽叶的“阴”和米的“阳”相互转化、互为消长,呈现复杂而有动态的变化,契合中国传统的阴阳调和之观念。
9、粽与“宗”、寓意光宗耀祖
10、“粽”字的构成解释为与传“宗”有关的食物,“粽”与“宗”音近,也就是说祈求传宗接代,这样的说法不仅赋予粽子美好的寓意,也表明其最初的祭祀功能。
11、粽子谐音“中子”,有求子之意
12、正月初一吃粽子,"粽"和"宗"音近,取敬重祖宗之意。
13、一:因为“棕”与“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
14、(3)棕毛或棕片[palmfiber]。如:棕笠;棕床;棕冠;棕帚;棕匠
15、章简公在《端五帖子》对此亦有提及:
16、九子黏筒玉糉香,五丝萦臂宝符光。
17、棕毛的颜色,即褐色[brown]。如:红、黄、棕等各种颜色的布;棕人(指棕色人称);棕绿(绿中泛棕色的一种颜色)。
18、你是提问描述不清楚,应该是要闽南话粽子的中文谐音?!
19、光粽耀祖:因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上粽子。
20、端午节的由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21、总,综,粽,中,踪,倧,宗,棕,纵…
22、粽子的寓意:
23、争传九子粽,皇祚续千春。
24、粽子谐音“中子”、“众子”,也有多子多孙的寓意,人们在在粽子里包红枣、栗子,以及用彩线将其串成“九子粽”作为赠礼相送。
25、(4)棕色的染料[browndye]。如:酸性棕;碱性棕;直接棕。
26、光宗耀祖意为为宗族争光,使祖先显耀。宗族是一种社会单位,为了生存和安全的目的,由几个核心家庭(总人数一般不超过30-50人)松散地组成。
27、光宗耀祖
28、传宗接代或光宗耀祖。传宗接代原指生了儿子可以使家世一代一代传下去,继承祖业,延续后代,其出处是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
29、粽子由来早期是在公元时期。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汨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引鱼虾来食。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是我国最早的粽子。
30、粽子里的粽与宗谐音,寓意是光宗耀祖。
31、“粽”与“中(四声)”谐音,因此有给高三考上送粽子的说法,寓意“高中(四声)”
32、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33、粽子寓意求子,端午节时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象征着端午节的到来。
34、椶,栟榈也。——《说文》
35、这一做法,颇有些历史,在《皇后阁帖子》中有诗句:
36、椶zōng
37、粽子谐音中子就是传宗接代的意思。其他答案:传宗接代或光宗耀祖其他答案:好像是"光宗耀祖"或"传宗接代"
38、端午节吃粽子有三种寓意,第一种寓意“光宗耀祖”,古代寓意“功名得中”;第二种纪念屈原;第三种表达对健康平安的美好希冀和向往。
39、阴阳调和的传统观念
40、话说当年屈原投身汨罗江之后,百姓莫不感叹哀伤,空有抱负的屈子就这样离开了楚国,实乃国家损失。所以百姓为免让鱼虾侵蚀屈子,就纷纷将米粮投入江中,希望鱼虾只顾吃这些米粮而不损伤屈子肉身。
41、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楚国人,他不忍看到国家灭亡,于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而死。为了不让屈原被鱼虾吃掉,老百姓争相划着船去打捞尸体,并把自家做好米饭撒入江中,从此以后,每年端午节,便有龙舟竞渡、吃粽子的习俗。
42、而后,据古书记载,是屈原托梦百姓说,米粮投入江中实则被江中的蛟龙所食,如果用艾叶包裹,再绑以五色绳,则可以免遭蛟龙吞食;这才有了后来的粽子。
43、(1)植物名。棕榈的省称[palm]。本作椶
44、(2)又如:龙棕;蜡棕;扇棕;棕片(棕衣。棕皮);棕车(以棕为盖顶的车);棕笋(棕榈的花苞)
45、粽,中文谐音“涨”,拼音zhang(三声)
46、粽子有三种寓意:
47、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是集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48、二:因为“粽”与“宗”音近,取“光宗耀祖”之意。
49、粽和宗是近音字,人民包粽子,吃粽子的宗旨是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也是要求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不忘爱国亲民。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爱国主义者,被逼投汨罗江的日子,人民用糯米包粽子洒向江水中,让鱼儿和江神保佑祖国平安昌盛。也是纪念为国捐躯的屈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