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爱情句子 > 龙应台 目送精选60句

龙应台 目送精选60句

1、有时候父母也会把爱和占有混为一谈。

2、父母只是那个巢,而不可能是它飞行的旅伴。

3、爱就希望占有,占有就是一种限制,爱希望回报,回报就是一种索取。

4、他真切的愿望是,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要让父母因为我而更加幸福。但父母没法强求自己一定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

5、是那个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忧他寒,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6、书中,龙应台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携手共行,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写自己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等。

7、他们会越走越慢,最后渐渐的走不动,需要你停下来,转过身去搀扶他们。

8、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还是异国的两代人之间,而且是好长时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异国的两代人之间,其实是很自然的。我的安安哪里去了?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

9、在《目送》中,龙应台明显地将笔触伸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说着生命中的悲欢离合。

10、龙应台说,有了对生死的经历之后,开始觉得大部分社会议题其实都只是枝微末节。

11、不过,她说“评论与文学,两者都是我”,而无论笔下书写的是什么,都总有一个核心,那便是对人最深的关切。

12、我们会有各自的家庭,各自的责任,自己也逐渐成为父母,对于儿女而言我们是港湾,但于我们本身而言,港湾永远是自己的父母。这世界那么大,但容身之处只是一个小小的家。

13、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之为我”。所以不要试图清晰孩子的每一个念头,不要追问他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否则就会陷入一种爱得深太想问,但知道问了会换来抗拒和逃离的伤感境地。

14、最近刚看完这本书,捺不住想来寻求共鸣的心情。读完之后颇为伤感,甚至在书中三四处湿了眼眶。

15、很难想象到笔锋锐利、惯于批判外界现实的龙应台,在《目送》这本书中,开始对亲情作详尽感受描述,也开始对生活作深度的体会与思考,转向私密。如她对生命中两件刻骨铭心事情的描写。

16、是不是还觉得,我是爱他的,就可以肆无忌惮?而对于被爱的人,其实常常不愿把爱自己的人定义为侵略者或者入侵者,于是便宁肯整天整天和朋友泡在一起,不得不面对父母的时候,就带上耳机。还记得《黑天鹅》里那份母爱吗?龙应台的《目送》,写的还是太伤感了。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理解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平,,正义,很像是家们在探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是职业习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主义的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努力,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要随时间去的东西,即使你追忆的再辛苦,它也是不会回来的。

17、安德烈是变了,但妈妈没有说于他自己而言,他是变得更浮躁更烦恼了更堕落了?还是更踏实了更成熟更快乐了?

18、父母终归就是父母。

19、于是在感悟与悲痛间写下了散文集《目送》。

20、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

21、有时候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经历了涅盘得来的真经,一定得让孩子如视珍宝的珍藏玩味,否则他就要费时间走弯路受折磨,还可能荒废一生甚至遭受到致命的打击,这怎能不让父母揪心忧虑?

22、在《目送》中,龙应台明显地将笔触伸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说着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她娓娓述说,述说着亲情的血浓于水,也述说着亲情离去的无奈与锥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诉人们亲人的重要与亲情的珍贵。

23、因为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因为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赖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

24、”作为从大陆到台湾的移民,除了父母兄弟,小时候的龙应台没有其他家族亲人,因为这一背景,她对许多“人生基础课程”的学习有着严重的时间上的延迟。

25、今天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

26、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

27、是不是老觉得我是对他好,就可以理直气壮?

28、哪怕你的愿望只是告诉他最后不要倒下去,要站起来,那都是奢侈的。有没有你总是诸葛亮的感觉?他有没有先读爱情小说再谈恋爱的感觉?

29、妈妈关心的只是她不能再享有拥抱亲吻那个可爱的小男孩的感受了!

30、此前,五十多岁的她,从未经历过任何至亲的死亡。

31、答曰,随时间去了。

32、夜深人静时会想,父母百年之后,这天地间最了解,最无条件包容你的人离开以后,这层羁绊断了以后,至少有那么一段时间,会不会生出浮萍无根的彷徨与无依。

33、超级演说家目送是20181220期

34、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

35、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从陪着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龙应台娓娓道来。

36、《目送》的六十八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37、这条路上来往过客无数,行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有父母,虽然无法陪你走完全程,但他们陪你走过的每一段,一定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扶和关爱你。

38、“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

39、想到这一层,作者有所领悟,如月光泄地,得到了新的体会,对人生或许又放下一层。

40、会不会在偶尔想要撒娇,想要发泄,想要倾吐的时候发现少了一个最能抚慰你的地方,少了两个最为温暖的人。

41、年,龙应台父亲的逝世,让她体味到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

42、结合全文故事来理解最后一句话。全文中作者与友人家萱聊各自年迈且需要人照顾的妈妈。倒数第二段写到,聊完各自的妈妈,她们又在落地窗前看到一妙龄少女。作者感叹,人的一生历程是相似的,譬如眼前的妙龄少女一样,都从年轻貌美张扬的日子走过来,中年意气风发,或许有所建树,但也终究会像母亲那样,需要人照顾,陪伴,这即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43、这一生这么长,又这么短。

44、“这与她台湾‘外省人’的身份有关。

45、扩展资料:

46、爱,有时候也会变成侵犯,既然是侵犯了,就不可能真正视对方平等不可强求不可冒犯。

47、不知道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总在身边指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哪怕你自己也明白所说的一切道理其实都是废话,生活需要每一个人地慢慢经历,反复周折,才能体验。

48、小鸟长大了,总会要单飞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么温顺。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小鸡仔长大了,它金灿灿、毛茸茸的样子哪里去了?

49、“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一切都必须是自我承担和接受。

50、这或许就是龙应台想要告诉给我们的生活与生命的本真。这些温情的语言,如一剂醒脑益智的良药,使我们深陷尘世羁绊的心灵,一次次得到解脱和自省。

51、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

52、《目送》这本书,细加辨析的话,慈为慈爱、和善,是输一己之善良关爱于外界,方向向外;悲,为悲悯、同情,是纳别人之痛楚无奈于胸怀,方向向内。无慈难以成悲,无悲亦难以为慈。这两者,互为因果,常常相辅相成,每每联袂而行。

53、她无法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欢的人。

54、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55、孩子终归是孩子。

56、我鬓发苍苍了,二十岁的青春容颜哪里去了?

57、每每思及此,都觉怅然。而《目送》这本书,截取的是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片段,但恰恰戳中了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不愿承认却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58、人到了某一个年龄段后,总会有不同的忧思,比如父母的老去,以及作为子女清醒的看着他们老去的无能为力。

59、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始终被动且后知后觉?

60、第一部分写了关于父母子女的情感,第二部分是以成人的立场写了一些生活中的点点感触,第三部分以第三人称写了父母的老迈到离去。悠悠道来,心灵触动极大。

相关文章:

春节图片2022新图片精选好句43句 关于冬至精选好句56句 南药王牙膏精选48句 一句话经典精选好句170句 抗击疫情的励志短文精选好句64句 你无理取闹精选好句49句 微信昵称大全2020精选36句 520祝福语句送女友精选11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