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唯美句子 > 古文礼让的原文和译文

古文礼让的原文和译文

古文礼让的原文和译文

1、(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问:“(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2、莫(mù)春:指夏历三月,天气已转暖的时节。莫:通假“暮”。

3、·10子曰:“禘(1)自既灌(2)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3)。”

4、·6季氏旅(1)于泰山,子谓冉有(2)曰:“女(3)弗能救(4)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5)乎?”  【译文】

5、与:赞许,同意。

6、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他们的礼乐教化,(我)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修养更高的人来推行了。”

7、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老师闲坐。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认为这样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做些什么事情呢?”

9、饥馑:谷的不熟为“饥”,果蔬不熟为“馑”。

10、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家。方,见方,方圆。计量面积或体积的一种单位。面积一方即一丈见方。方六七十,即国土边长为六七十里。如:或者,连词,表示选择关系。

11、②闲室:私室,家中。朝典:朝廷拜见皇帝的礼仪典制。

12、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13、解释原因:由于《八佾篇》篇幅繁复,原文难懂,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整理和研究,并翻译成易于理解的语言。

14、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的司仪。”

15、子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6、“求,尔何如?”

17、结论:《八佾篇》有原文和译本。

18、孔子说:“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19、③恣:放纵。

20、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小孔子9岁。曾皙:姓曾,名点,字子皙。曾参的父亲,约小孔子20多岁。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小孔子29岁。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小孔子42岁。以上四人都是孔子的学生。侍坐:卑者在尊者身旁陪伴叫“侍”。单用“侍”是陪伴者站着。用“侍坐”指双方都坐着;陪侍长者闲坐

21、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也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诗上这两句)'助祭的是诸侯,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主祭。’这样的意思,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里呢?”

22、·24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4)。”

23、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24、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

25、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事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诌媚呢。”

26、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27、·21哀公问社(1)于宰我,宰我(2)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3)。”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8、孔子是一个平民,传到十几代,读书的人都尊崇他。从天子王侯,到全国研究六经的人,都以孔子的学说作为准则,孔子可以说是道德学问最高尚的人了!

29、希:通“稀”。指弹瑟的速度放慢,节奏逐渐稀疏。

30、译文为:

古文礼让的原文和译文

31、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道理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音节分明,连续不断,最后完成。”

32、冠者: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要举行冠礼,束发、加帽,表示成人。“冠者”指成年人。

33、到了鲁国,看到孔子的祠堂、他的车子、衣服和礼器,许多儒生在他家里按时演习礼仪,我徘徊留恋,舍不得离开。

34、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35、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

36、风乎舞雩(yú):到舞雩台上吹吹风。风:吹风,乘凉。名词活用作动词。舞雩。鲁国祭天求雨的地方,设有坛,在今山东曲阜县南。“雩”是古代为求雨而举行的祭祀。古人行雩时要伴以音乐和舞蹈,故称“舞雩”。

37、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唤臣下,臣子怎样事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事奉君主。”

38、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39、因此,经过历代学者的整理和研究,出现了一些译本。

40、(这时曾点)弹琴的声音(逐渐)稀疏了,铿的一声,放下琴起身,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位所说的不一样。”

41、·26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42、作为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它的原文和译本不仅对于学术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广大读者了解和体验古代文化提供了机会。

43、率尔:轻率地、毫不思索地样子。

44、华歆和晚辈相处很严肃。即使在家中,也仪态庄重,犹如朝见皇帝那样讲求规矩。陈元方兄弟却极随和,两家之间并没有因性格不同而失和。

45、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46、撰:述。

47、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48、·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49、曰:“夫子何哂由也?”

50、内容延伸:《八佾篇》是古代礼仪文化的重要篇章,主要描述了周朝正式祭祀的八种舞蹈形式,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特征。

51、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52、题主你好。

53、·1孔子谓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3),孰不可忍也!”

54、「译文」

55、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56、比(bì)及:等到。

57、·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58、童子:未加冠以前的少年。

59、【注释】

60、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古文礼让的原文和译文

61、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对治理天下的事,就会像把这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一面说一面)指着他的手掌。

62、·5子曰:“夷狄(1)之有君,不如诸夏(2)之亡(3)也。”

63、·11或问禘之说(1),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2)乎!”指其掌。

64、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65、哂(shěn):笑。这里略含讥讽的意思。

66、「注释」

67、这句话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68、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69、“公西华,你怎么样?”

7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71、【原文】

72、夫子哂之。

73、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

74、·2三家(1)者以《雍》彻(2)。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3),奚取于三家之堂(4)?”

75、如会同:或者在诸侯的盟会典礼中。如:或者,连词,表示选择关系。会同:诸侯会盟。

76、⑤雍熙:和乐。

77、④二门:两家。

78、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79、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80、子路轻率而急忙地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中等)国家,夹在(几个)大国之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他,接连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81、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实行礼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他怎么能运用乐呢?”

82、·15子入太庙(1),每事问。或曰:“孰谓鄹(2)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83、是指向周公行礼的翻译说实话,作为一名语言模型,我的知识库里没有这个翻译,但按照常识推断,行礼于辟雍应该是古代礼仪中向周公礼拜的一种形式,具体细节可能需要结合相关史书和文献来了解。

84、·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1)乎!揖(2)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85、(曾皙)问:“您为什么笑子路呢?”

86、·4林放(1)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2)也,宁戚(3)。”

87、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88、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89、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90、铿(kēng)尔:铿的一声,琴瑟声止住了。铿:象声词。指弹瑟完毕时最后一声高音。尔:“铿”的词尾。

古文礼让的原文和译文

91、·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92、(曾点)说:“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虚数,泛指几个)位成年人,六七个(虚数,泛指几个)青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93、以上是我对“人虽不能到的古文”的回答,谢谢。

94、·20子曰:“《关睢》(1),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95、《八佾篇》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珍贵的一部分,《八佾篇》原文为古文,由于篇幅较长,内容繁复,很多读者会感到难以理解。

96、·19(1)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97、可以译为: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也可以译为:虽然不能人人都能登上那高山绝顶,踏上那大路坦途,但心总是向往着它。

98、译文“暮春时节,穿上已经做好的春服,(我和)五六(虚数,泛指几个)位成年人,六七个(虚数,泛指几个)青少年,到沂水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99、·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100、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

101、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端,礼服。章甫:礼帽。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102、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103、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104、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原文】

105、原文如下:

106、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107、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108、天下的君王以及贤人是很多的,(他们大多是)当时的荣耀,死后就完了。

109、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110、“冉有,你怎么样?”

111、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112、“点,尔何如?”

113、·14子曰:“周监(1)于二代(2),郁郁(3)乎文哉,吾从周。”

114、·16子曰:“射不主皮(1),为力不同科(2),古之道也。”

115、·22子曰:“管仲(1)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2),官事不摄(3),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4),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5),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116、“曾点,你怎么样?”

117、·17子贡欲去告朔(1)之饩羊(2)。子曰:“赐也!尔爱(3)其羊,我爱其礼。”

118、·25子谓韶(1):“尽美(2)矣,又尽善(3)也;”谓武(4):“尽美矣,未尽善也。”  【译文】

119、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120、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古文礼让的原文和译文

121、“赤,尔何如?”

122、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123、·23子语(1)鲁大师(2)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3)如也;从(4)之,纯(5)如也,皦(6)如也,绎(7)如也,以成。”

124、·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1)不足徵(2)也;殷礼吾能言之,宋(3)不足徵也。文献(4)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125、太史公说:《诗经》上有句话:“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宽广的大道可以循着前进。”我虽然不能到达那里,但是心中一直向往它。我读孔子的书,由推理可以知道他的为人。

126、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127、【译文】

128、千乘(shèng)之国: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能出车千乘的国家,在当时是一个中等国家。

129、(孔子)说:“治理国家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难道冉求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了呢?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间的大事那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

130、·13王孙贾(1)问曰:“与其媚(2)于奥(3),宁媚于灶(4),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5),无所祷也。”

131、宗庙之事:指诸侯的祭祀活动。其中以祭祀祖宗为代表。祭祖必在宗庙(祖庙),故以“宗庙之事”泛指。

132、方:正道。这里指辨别是非的道理。

133、①华歆:字子鱼,东汉人,桓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遇:对待。整:严整,严肃。

134、涉及“人虽不能到”的古文应该就是“人虽不至,心向往之”。

135、浴乎沂(yí):到沂河里去洗洗澡。乎:介词,用法同“于”状语后置,乎沂是状语。沂,水名,在今山东曲阜县南。此水因有温泉流入,故暮春时即可人浴。

136、师旅:古时军队的编制。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为一“师”。后因以“师旅”为军队的通称。

137、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38、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点啊!”

139、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你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140、摄:迫近。进而作“夹”讲。

141、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兄弟恣柔爱之道,而二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

142、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相关文章:

qq个性签名很拽的句子【67句精选】 qq的经典语录爱情【43句精选】 精选刚分手的语录 【46句】 描写大熊猫的句子 【37句精选】 些人必须讲原则的名言【198句文案】 精选暗示对老公失望的句子 【87句】 描写自由的优美句子 精选42句 优选形容精神专一的名言【67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