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石榴的诗句有哪些寓意民族团结
1、石榴萱草併成空,又见墙阴苋叶红。——宋·陆游《秋近》
2、《咏石榴》作者不是李清照,是梁元帝萧绎的诗作之一。
3、作品全文
4、潘岳的《安石榴赋》中:“遥而望之,焕若隋珠耀重渊;详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间。
5、从此再也不要提孟春时节种花的事了,只看海石榴长成旧木伴我这衰弱的老翁。
6、二、《侍宴咏石榴》
7、涂林未应发,春暮转相催。
8、蛱蝶飞来停酒榼,石榴飘落糁棋枰。——宋·陆游《明日开霁益凉复得长句》
9、海石榴散发的清香随风飘洒,黄昏时候鸟儿纷纷回到树上的巢穴。我愿意变为海石榴树上那朝向东南的枝条,低低地垂下,时时牵拂你的绣花衣裙。
10、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
11、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御饥疗渴,解醒止醉。”还有些短文是这样的,石榴有梅树的枝杆,有杨柳的叶子,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着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12、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13、弱植不盈尺,远意驻蓬赢。
14、叶翠如新剪,花红似故裁。
15、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16、美丽的山东女郎啊,窗下种植了一株世上罕见的海石榴。即使是映照绿水的珊瑚也没有石榴的绿叶滋润。
17、《西园石榴开》宋:欧阳修荒台野径共跻攀,正见榴花出短垣。绿叶晚莺啼处密,红房初日照时繁。最怜夏景铺珍簟,尢爱晴香入睡轩。乖兴便当携酒去,不须旌骑摇拥车辕。释义:历代名家吟咏石榴的诗词甚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榴文化。中国人视石榴为吉祥物,以为多子多福的象征。古人称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
18、作品赏析
19、从此休论上春事,看成古木对衰翁。
20、作者:唐代李商隐
21、宝珠盈枝挂,粪土之壤岂有情。榴花满庭艳,莓苔之间红霞映。眼前憔悴形,珠光宝气锁芳根。种花人不解,试问去岁为谁荣?
22、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23、作者:唐代孔绍安
24、然灯疑夜火,连珠胜早梅。
25、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26、关于石榴的诗句
27、可怜庭院中的石榴树,跟随着张骞,被从西域移植到了中原。
28、只是因为到中原的时间比其它植物晚,所以赶不上春天,无法同其它植物竞相开放。
29、芳根閟颜色,徂岁为谁荣。
30、《庭榴》明:杨升庵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不为深秋能结果,肯于夏半烂生姿。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赞美石榴的诗句有哪些寓意民族团结
31、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
32、月寒空阶曙,幽梦彩云生。
33、西域移根至,南方酿酒来。
34、《石榴》的诗句,例如:
35、石榴有正色,玉树真虚名。——宋·苏轼《次韵子由所居六咏其二》
36、五、《新植海石榴》
37、新栽海石榴,身短气弱实堪悯。想它来前意,青云之志满蓬瀛。月淡寒风起,空前瑟瑟待天明。去日依稀梦,犹望醒时彩云生。
38、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39、几年来培土栽植只为喜爱芬芳的花丛,美艳的红花与憔悴的面容竟是这样不同。
40、漠漠轻阴隐隐雷,石榴半落点莓苔。——宋·陆游《小桥》
41、全诗诗句浅显易懂,字字扣题,致力于巧似之状。人工描摹的痕迹较为显露。而“叶翠如新剪,花红似故裁”二句既是全篇佳句,亦是词彩、文藻最鲜丽的部分。
42、瑶池的碧桃树有什么值得羡慕,哪比得上石榴树扎根民众。碧桃虽美结果要经千年,石榴每年都能带来农家小院的笑声。
43、碧绿的石榴树婀娜迎风,鲜红的石榴像挂满灯笼。里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白玉般的石榴子鲜美齐整。
44、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45、唉!没有机会与你一起共攀同折花枝,只好伸长脖子看望你闺房描金的门窗。
46、《赵中丞折枝石榴》元:马祖常乘槎使者海西来,移得珊瑚汉苑栽;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
47、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48、作者:唐代李白
49、几年封植爱芳丛,韵艳朱颜竟不同。
50、四、《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树》
51、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大她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镭,殷、周时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的。
52、《榴花》金:元格山茶赤黄桃绛白,戎葵米囊不入格。庭中忽见安石榴,叹息花中有真色。生红一撮掌中看,模写虽工更觉难。诗到黄州隔千里,画家辛苦费铅丹。
53、三、《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54、作者:唐代柳宗元
55、一、《石榴》
56、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
57、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58、石榴诗句杜牧,“似火石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艳中闲。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环。”白居易《山石榴》“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