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中君子食无求饱
1、子贡问孔子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于别人身上。”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3、【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5、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6、《论语》十二章
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8、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0、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经》呢?《诗经》可以激发心志,可以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11、出自《论语·学而》,反应了不应把时间用于追求物欲上的思想
1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1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6、颜渊请教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归到礼的方面去就是仁。一旦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归到礼的方面去,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具体的做法。”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17、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如何谈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又从何谈礼乐呢?”
1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19、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2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21、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22、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3、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贪图奢糜,居住不贪图安逸,在做事时机敏还在说话时谨慎,靠近道德规范就使自身正派了——可以称得上是喜好学习的人。”
24、总之,子曰君子食无求饱的说法,表明了君子在饮食方面的高品质和道德准则,同时也反映了君子的自律和对生命的尊重。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有深远的影响。
25、【作者】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26、[原文通释]
2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8、关于这个问题,《论语》中的“子曰君子食无求饱”是指君子在饮食上不会贪心,而是注重品质和节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9、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0、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中君子食无求饱
31、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3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
33、孔子说:“君子通晓的是道义,小人只通晓利益。”
34、翻译: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35、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6、【朝代】先秦
37、尊重生命:君子食无求饱,还表明君子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君子认为,食物是生命的来源,因此应该珍惜和尊重。君子在饮食上不会过分追求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是注重食物的营养和健康。
38、孔子及其弟子〔先秦〕
39、以德为先:君子食无求饱,还反映了君子的以德为先的思想。君子认为,人应该按照道德准则来生活,而不是追求物质享受。因此,君子在饮食上注重品质和节制,而不是追求饱食。
40、论语十二章
4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①,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②,就有道而正焉③——可谓好学也已④。”
4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4、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5、吃的不要求好,住的不要求安逸舒适,对自身就没有危害。
4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7、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8、精神上的自律:君子食无求饱,意味着君子在饮食上不会被贪欲所驱使,而是能够自我控制,注重节制和品质。这种自律不仅体现在饮食上,还体现在其他方面的生活中。
49、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50、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51、出自《论语》:学而篇
5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53、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54、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55、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己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
56、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57、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8、品质要求高:君子食无求饱,说明君子在饮食上注重品质,不会因为贪图口感而放弃品质。君子追求的是道德和品德的高尚,这也反映在了他们的生活习惯中。
5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60、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十二章原文及翻译高中君子食无求饱
6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6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63、此句出自《论语》。反映思想:不求安饱,志在于学,不暇及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乐在其中。若志在求安饱,亦将毕生无暇他及矣。出处:《论语》《学而》里的第十四条,原文是:“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居处不求安,敏疾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常向有道之人来辨证自己的是非,这样可算是好学了。”《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