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成语诲人不倦翻译
1、因材施教
2、循循善诱的意思是: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3、夫子循着次序一步步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4、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意思是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诲人不倦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5、【意思】:教导别人,不知厌倦,特别有耐心。诲:教诲、教导。
6、“诲人不倦”的意思是指一个人要具有正确的态度,要不懈地努力,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他人,教导他人,培养他们的智慧,使他们能够融入社会,使他们能够向上发展,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使他们能够得到自信和健康的成长。
7、基本解释
8、【出处】:《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9、教育是一种责任最大,最光荣的职业,须要有真心的对待、爱心的浇灌,耐心的期盼,老师的行为对学生的学习信念和心理成长造成主动或者消极的作用。
10、循循善诱: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11、“诲人不倦”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子路》,其字面意思是“教导别人,不知疲倦”,指老师不厌其烦地教导学生,有一份毅力,对学生负责。它更多的指的是一种态度,即以不懈的努力教育他人,把知识传递给大家,只要有可能就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传承文明、去培养新的一代。
12、【出处】战国·孔子《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3、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14、出自:出自先秦—孔子《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15、应该是:诲人不倦。
16、诲人不倦(拼音:huìrénbùjuàn)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论语·述而》。
17、“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是一句充满温情和用心的话语,其意思是指导学生时要耐心温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不断鼓励他们进步。这个词语是形容一个导师,良师益友,对于学生进行经常和成功的教育、辅导和比喻,给他们指出正确的方向。在教学上,循循善诱尤其重要,帮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从而不断进步,最终达成学习的目标。本词语的意义与注意点在于,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态度,引导他们做人的道路。因此,循循善诱,是一种“以德服人”的修为,领导者、老师、辅导员都值得借鉴。
18、【解释】: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19、【出自】:《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20、诲人不倦:意思是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出自:出自先秦—孔子《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1、【示例】:教师应当注意学生各方面的差异,以便~。
22、善于指导别人而不感到厌倦
23、[yīncáishījiào]
24、详细解释
25、意思是:教育别人特别有耐心,从不感到疲倦。
26、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具有丰富的现代内涵,它的实施需要贯彻四个方面的原则。因材施教对于教师、家长、学校以及教育公平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27、诲人不倦(拼音:huìrénbùjuàn),意思是乐于教诲人而不知疲倦;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8、【故事】:我国春秋末期儒家的创始人孔丘(即孔子),他不仅是位政治家,而且是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上,他注重“学”和“思”的结合,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他前后教过的学生据说有三千多,首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他“有教无类”的主张和因材施教的做法是正确的,对后世的影响深远。他多次谈论了老师对“教”与“学”应采取的态度,曾经指出:学习知识要认真、专心,默默地牢记它,决不能学了一点就厌倦、满足;教育别人要循循善诱,耐心诚恳,不嫌疲劳,不怕麻烦。
29、【出处】战国·孔子《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30、诲人不倦的意思是:
论语中的成语诲人不倦翻译
31、近义词: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出处《论语·述而》。
32、诲人不倦的意思是乐于教诲人而不知厌倦;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33、【解释】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34、循循善诱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xúnxúnshànyòu,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出自《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35、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出处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别类分门;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