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造句子二年级
1、全文运用了首尾照应的写作手法,即文章开头提到的内容,在结尾有交代;结尾写到的内容,开头会埋下伏笔。
2、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敌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
3、有了地道战,这个斗争方式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冀中平原上等人们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4、冀中地道中的“洞”有五个特点(不是四个特点):洞顶牢、容量大、设备全、数量多、用途广。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想出了许多妙法,粉碎了敌人的破坏。
5、在原来肯定的陈述句的“冀中的地道站”添加反问语气词“难道”,原来句子“是”的前面添加否定副词“不”,句子结尾添加语气词“吗”,和标点符号问号,这样就把陈述句改成了反问句。
6、敌人来了,我们就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敌人走了,我们就从地道里出来,照常种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
7、赏析:形象地写出了地道“孑口”易守难攻的特点。
8、把小日本淹没在人民战争的大海当中也用了比喻修辞一手法,把人民消灭日本侵略者比喻成淹没在抗战的大海之中。
9、冀中的地道战拟人的一句是: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0、村里的地道挖在街道下面,跟别村相通的地道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有四尺多高,个儿高的人弯着腰可以通过;地道的顶离地面三四尺,不妨碍上面种庄稼。
11、有了地道战这个斗争方式,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12、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13、大家又想出了许多妙法来防备。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可以用来灭火。
14、粉碎敌人的进攻。
15、句子: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只有人民才会创造战争奇迹!
16、地道的构造不断改进和完善,初步形成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转移,防火,防水,又便于依托作战的地道网络,成为长期坚持冀中平原抗日斗争的坚强地下堡垒。
17、赏析:这句话是本段的总起句,为下文介绍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做了铺垫。
18、纵横交错的地道,成了冀中人民打击日寇的重要阵地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地道比喻成阵地。
19、地道内设有了望孔、射击孔、通气孔、陷阱、活动翻板、指路牌、水井、储粮室等,便于进行对敌斗争。
20、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从气孔里还能漏下光线来。气孔的口子都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藏在洞里,既不气闷,又不嫌暗。
21、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奠定了民间力量成为主要军事力量的基础。
22、有的老太太把纺车也搬进来,还嗡嗡嗡地纺线呢。
23、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做厕所。一个大洞容得下一百来人,最大的能容二百多人。
24、很牢固。
25、洞里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灯火,在里面住上个三五天不成问题。
26、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
27、冀北的地道战好处:
28、句子: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9、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很牢靠。
30、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坚持了生产,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地道造句子二年级
31、改成反问句的答案是:冀中的地道站难道不是我国抗日战争历史上惊人的奇迹吗?
32、这句话是本段的总起句,为下文介绍地道的式样和特点做了铺垫。
33、总结全文,写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