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爱情句子 > 形容林黛玉凄美的句子233句精选

形容林黛玉凄美的句子233句精选

形容林黛玉凄美的句子

1、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自尊自爱,多愁善感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像。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

2、一、才华横溢

3、贾雨村当她老师时,她才5岁,第二年母亲去世,贾雨村便带着她到了外祖母家。

4、黛玉是安静的,她不图名利富贵,只争朝夕。

5、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

6、在贾府中的黛玉,拥有最好的人缘。李纨凤姐会和她玩笑,探春可以拿潇湘妃子的名号开涮,迎春会打趣她是个爱睡懒觉的丫头,湘云常常说黛玉坏话,可后来两人却成了好友……

7、他后来见到薛宝琴、李纹、李绮时、又不胜感叹道:“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

8、香菱来找她学诗,她从不曾冷嘲热讽,也不曾因为她的身份低微而有丝毫的怠慢。于黛玉而言,每一个喜爱文学的人都值得被尊重。她甚至把自己多年来读的诗词送给香菱,还悉心教导,只希望她能够写得好诗。

9、《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一个既美丽又复杂的角色。她的外貌描写如下:“黛玉身量不大,年约十六七岁,脸型极为娇美,肌肤颜色洁白,眼神如秋水,眉目俊俏,鼻梁高挺,嘴唇细薄,头发如乌云,带着几缕青丝,穿着素雅的衣裳,看上去既清高又不失妩媚。”

10、部编版教材五年级语文的重点是对四大名著的阅读,很多学生不喜欢读《红楼梦》,更不喜欢林黛玉,认为她尖酸刻薄,整天哭哭啼啼。其实黛玉是一个才貌双全,才华横溢,博古通今的女子,她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个样子。

11、林黛玉是个才华横溢、品性高洁、固执、多愁善感、有时善解人意但又经常拈酸使小性心存猜忌的女子林妹妹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具有绝世的姿容;富有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这些都突出了她的悲剧性格之美。

12、原文中对林黛玉的外貌描写表现的是一种病态美。眉眼之中似笼似舒展,一双美目含着泪光,似欢喜又似哀愁;面容幽怨,忧愁尽显于两边的酒窝之中;身段婀娜多姿,弱柳扶风,比西施还美。

13、《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外貌描写如下:“林黛玉生得十分清俊,比黛玉生得更为清丽,颇有几分哀怨之态,说不出那里不好,只觉得比别人都弱一筹,总归是一种委靡不振的样子。

14、林黛玉之所以常惹人惋惜,应该是她的这种缥缈绝尘特质,却难容于人世。恰能给那些凡尘中失意又不改初心者,少许安慰和共鸣吧!

15、黛玉入贾府那年,不过6岁。

16、林妹妹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具有绝世的姿容;富有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这些都突出了她的悲剧性格之美。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

17、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林黛玉的外貌时写到: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18、《红楼梦》的作者完全将黛玉的美诗化了。黛玉从姑苏回来,满身缟素,曹雪芹借宝玉之口来品说:“妹妹出落得越发超逸了。”用超逸两字,形容黛玉的灵性之美,可谓画龙点睛!林黛玉最后嘱托紫鹃:“我在这里并没有亲人,我的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验证了《红楼梦》第三十回,林黛玉说过的话:“我死了。”“我回家去。”作者一方面让黛玉“美丽”至极,一方面又让她“凄凉”至死!从而使林黛玉凄美的悲惨结局,让读者为她感到惋惜而无法释怀。

19、“任是无情也动人”,是用来形容宝钗的,而黛玉,却是个真正的“有情人”。

20、黛玉的随分从时,别无所求,只源于内心深处的傲娇和矜持,带着聪明人特有的骄傲,缓缓绽放。

21、咏絮之才的这个典故,和东晋才女谢道韫有关。谢道韫是东晋有名的才女,也是谢安的侄女,王凝之的妻子,被誉为有着“林下之风”的女子。

22、黛玉的相貌和才情在众人中是名列前茅的。宝玉说黛玉是神仙一样的妹妹,黛玉的相貌从书中最开始时候就描述清楚了,黛玉的美是一种“柔弱的美”,在众人中很出色和别样的美。

23、其实黛玉要的,也不是明媒正娶的世俗名分,她苦于没有父母在世,无法为自己的姻缘作主。可当她明白,宝玉的心和她一样的时候,她似乎也能放下一切。

24、在黛玉的善良方面,我们又可以从她与宝钗相处的文字里边看得出来,尽管两人在平日里为情所累而有些磨擦,而至后来待宝钗“竟更比他人好十倍”,还把宝钗让她“每日吃上等燕窝一两以滋阴补气”当作是宝钗对她的体贴。再者我们还可以从她教香菱作诗“诲人不倦”以及她的葬花之举等事可以看出她内心的善良。事实证明,越到后来“大得下人之心”的不是常“施下人以小恩”的宝钗,而“以诚相待,啥也不瞒人”的黛玉,其出自本性的善良与坦诚也由此可见一斑。

25、黛玉是那种,看似牙尖嘴利,看似柔柔弱弱,实则一片佛心,有底线有原则的姑娘。这样的女孩,活得很高级。

26、在第三十一回中,作者曹雪芹写道:“林黛玉生的十分清秀,又十分瘦削,脸上也并不粉白。

27、真正的悲剧总是动人心魄的,因为悲剧是将美毁灭给人看。越是美的有价值的人生被毁灭,其悲剧就越壮美,越深刻,越动人。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曾用“造化钟神秀”的诗句,来形容东岳泰山的壮美在他心中引起的惊奇。意思是说:大自然把它的神奇秀丽都集中在泰山上了。

28、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可能是个神仙,可望不可及,似乎也是一种姻缘,不想命运如此多作弄,其特点可概括为“凄美”二字。“凄”则主要表现在林黛玉的“身世凄凉、纤弱多病”,“美”则表现在“外在、内涵、艺术”这几个方面。两者相加就构成了林黛玉“凄美”的悲剧形象。

29、越是长大,黛玉的心便越宽容。

30、林黛玉是一个绝美至极的女子,作者太过偏爱她,以致不愿用干瘪的语言去直接形容她。不多的笔墨,却将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子,显于人前。开篇写降珠仙草“受天地之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换得人形”,以仙草之身变作人形。“仙草化身”一种超凡脱俗,得天地精华的清秀非凡之美。黛玉“清秀灵幻”的美丽形象,便就此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映像。黛玉初进贾府,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虽未直写黛玉之美,却通过凤姐之口,留下了一个“绝美”的形象林黛玉性格特点。而在宝玉眼中的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就像宝玉所说的,这是一个“神仙似的妹妹”。

形容林黛玉凄美的句子

31、一、林黛玉是一个美丽而才华横溢的少女。她早年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孤苦伶仃,到贾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是她孤高自许,在那人际关系冷漠的封建大家庭里,曲高和寡,只有贾宝玉成为她惟一的知音,遂把希望和生命交付于对贾宝玉的爱情中。她并没有为了争取婚姻的成功而屈服于环境,也没有适应家长的需要去劝告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她我行我素,用尖刻的话语揭露着丑恶的现实,以高傲的性格与环境对抗,以诗人的才华去抒发对自己命运的悲剧感受。她为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纯洁的爱情而付出全部的生命。

32、凤姐一见就惊叹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

33、林黛玉是敏感而善良的。一方面,她寄人篱下的处境让她总是小心翼翼地为人处事,形成了“生怕被人看轻了去”的心态;另一方面,一个兰心慧质的女孩儿的小心眼儿更可以为她增添些“灵慧与可爱”之处,从而使林黛玉这个角色的塑造变得更加生动、有血有肉、感人至深。

34、爱黛玉的人,觉得她坦率可爱,聪慧敏锐;讨厌黛玉的人,觉得她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35、十二金钗中,唯有宝钗的才华可以和黛玉比肩,咏海棠二人平分秋色,咏菊花黛玉夺魁,咏螃蟹宝钗称绝。

36、黛玉这朵阆苑仙葩,在最美好的年华凋零陨落。她用自己如花般灿烂的生命的终结,实现了自己用一世的眼泪报恩的诺言。

37、她曾防备着宝钗,却也懂得认错。她会和宝钗坦白:

38、“黛玉见这里许多规矩,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了。”

39、17、林妹妹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更具有绝世的姿容;富有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这些都突出了她的悲剧性格之美。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

40、15、但见黛玉身上穿着月白绣花小毛皮袄,加上银鼠坎肩,头上挽着随常云鬓,簪上一支赤金匾簪,别无花朵;腰下系着杨妃色绣花棉裙。

41、林黛玉出身封建官僚家庭,自幼母亲贾敏去世,投奔外祖母贾家。十多岁时父亲林如海也去世了。林黛玉冰雪聪明,文采飞扬。因投奔外祖母家处处小心谨慎,谨言慎行。从一个外来客人的眼光审识贾府的人与事。黛玉作诗成就很高可拨贾家众多女孩的头名。黛玉天分很高性格孤傲,常耍孩子脾气使小性。说话傍敲侧击,夹枪带棒有时伤人。黛玉同宝玉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真心相爱,无奈真心不敢表白无任何贾府上层权威人士出来做主,又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薛宝钗横刀夺爱,黛玉藏恨心底苦情无人能诉,身心受到摧残,到最后含恨香消玉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林黛玉才华出众相貌超群,对宝玉有真性情有共同的爱好理想和追求,是红楼梦人物系列最获好评最出彩的人物形象。还没有任何文学人物形象像林黛玉这样深入人心打动读者的心灵。

42、黛玉了然,不动声色。

43、从年少谨慎,到最后宽容,她收获了大观园里几乎所有人的友谊。

44、《红楼梦》中对林黛玉外貌的描写如下:

45、林黛玉是敏感而善良的,她寄人篱下,“生怕被人看轻了去”,她也曾“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说到“小心眼儿”这个话题,反而倒使林黛玉这个角色的塑造变得更加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由此道出人的天性就是自私。

46、喜欢贾宝玉,而贾宝玉的姐姐妹妹太多了。

47、黛玉死了,留下了一大批人,为她哭,为她怨;为她惋惜,为她扼腕……

48、去拜访舅舅贾政,王夫人请她坐,她知道不能坐贾政的位置,思来想去挨着王夫人坐了。

49、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新进的探花,也是皇帝钦点的巡盐御史。他在家中常教导黛玉养身之道:饭后不宜立刻喝茶,怕伤脾胃,须待米粒咽尽,放可吃茶。

50、林黛玉是一个美丽而才华横溢的少女。她早年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孤苦伶仃,到贾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是她孤高自许,在那人际关系冷漠的封建大家庭里,曲高和寡,只有贾宝玉成为她惟一的知音,遂把希望和生命交付于对贾宝玉的爱情中。

51、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52、黛玉的美,美在不自污、不污人,美在洁净而美好。

53、后面宝玉问她读什么书,她道:

54、初见黛玉,作者并未直接着墨来描绘她的美,而是巧借凤姐

55、11、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56、若非林家人丁稀少,或许,单贾府的门第,还配不上林家。因为贾府是没落贵族,林家是新起之秀。

57、这绝不是宿命论,而是艺术的夸张、渲染和强化。

58、她以前的伤感,以前的别扭,以前的没事发脾气,其实本质上就是恋爱中的小姑娘,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59、三、性格使然

60、她本就是还泪而来,当眼泪流尽,她也该回自己的地方了。

形容林黛玉凄美的句子

61、10、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62、林黛玉在《红楼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之一,她的形象描写也非常详细。

63、“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

64、“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有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可知我竟自误了。”

65、林黛玉所在的家族,书香世家,簪缨之家,是真正的贵族。

66、宝钗端庄优雅,大方稳重,却自带距离感,与谁都难以交心,甚至算得上疏离,这也不叫慈悲。

67、想起红楼梦,可能我们一定对林黛玉印象深刻,他是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对于林黛玉,他是一个心高气傲的管家小姐,也有着一身才华,人也是长的非常的漂亮,心思细腻,是一个佳人,只是爱的比较深,可最后命薄,不能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自己也早早的去世了。真是可惜

68、她会和薛姨妈说:“姨妈既这么说,我明日就认姨妈做娘。”她也会和丫头婆子们说:“难为你们。误了你们的发财,冒雨送来。”

69、“看那大燕子回来”,或许,也只有黛玉会说出这样的话了。这是一个人,对这同属于世界的别种生命的关怀。

70、宝玉待人是平等的,无论你是丫头还是贵族,可偏偏这样的平等,在当时的社会看来是畸形的。哪怕如薛宝钗,待下人的那种好,也只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71、两种回答,一件事儿,黛玉的改口,改得毫无烟火气。

72、那么,黛玉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总结来看,她的优点有五处。

73、林黛玉,只因父母去世的早,住在外祖母身边,外祖母还是非常非常的疼她,但是后来渐渐长大了,喜欢上了自己的表哥,宝玉,又不敢去努力,争取,就这样整天闷闷不乐,没有朝气,是自己的身体渐渐地垮下来,年纪轻轻,没有一个豪爽的性格,多愁善感,再聪明也无济于事,在那个时代,自己在冰雪聪明,也无法挽救自己的身体健康起来,觉得对这个人物有点可惜,这是我个人的看法,理解

74、黛玉单纯善良,她有心机,但是她从来不耍心机,对知己,她肝胆相照;对花鸟等天下苍生,她怀有悲悯情怀。她虽然孤标傲世,却最是天真烂漫,善良热情。爱黛玉,爱她的清冷孤傲,更爱她清纯善良。

75、她会拉着王夫人、薛姨妈撒娇,会对着宝玉耍小性子,也会常常和探春迎春打闹,甚至连妙玉都高看她一眼。

76、岁的黛玉,心思细密周全,已然不输一个成年人,可这样的黛玉,却并不想将自己的本事用在夺取利益上。

77、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被称为“咏絮之才”。

78、黛玉的眉毛是“罥烟眉”,眼睛是“含情目”,虽然有不足之症却有西施的生病时的美,这样的黛玉是别的女孩子完全不具有的美好。黛玉的相貌姣好,薛蟠第一次看到黛玉就被迷住了。家里的人下人们看到黛玉都不敢呼吸了,虽然说这是玩笑话,但是黛玉的美就是让大家都公认的好。

79、王夫人吃斋念佛,却从未修得慈悲之心。她试探黛玉,刁难晴雯,逼死金玔,抄检大观园,这样的心境,不能被称为慈悲。

80、1、红楼梦里各个女儿都精华灵秀独具其魅,黛玉的美让人由衷地心疼和爱怜。“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首词中尽现了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

81、但在第二十八回,宝玉和黛玉吵架,宝玉说了这样一番话:

82、一弯冷月葬孤魂花落花飞飞满天

83、皮肤薄薄的,若隐若现的,像水中月一般。

84、这段原文描写了林黛玉的面容特征,她清秀瘦削,皮肤薄薄的,非常美丽,但并不是粉白的,而是像水中月一样的若隐若现。

85、什么叫做小家子气?

86、黛玉有着超凡的才华,她不仅有才华,而且博学;她不仅机敏,而且聪慧;她不仅读书快,而且一目十行。她的才情与幽默风趣让人叹为观止。她的绝世才华成为其生命和灵魂的一部分。

87、她还会弹琴,曲谱优雅而宁静。

88、这两个人都是很优秀的女子,难分谁好谁坏,能谈的,也只是主观的喜欢与否罢了。

89、家教是融入血液里的习惯,是潜移默化之下流露出来的优雅。

90、少年丧母,不久又丧父,只有孤苦伶仃地长期寄居在黑暗龌龊的贾府。

形容林黛玉凄美的句子

91、“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连忙干干净净收着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饭,一床上睡觉。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了。”

92、具有大家闺秀的范儿,又有小家碧玉的矜持是个才貌双全很难得的圣贤淑女。

93、她不屑规矩,尊重内心,从不刻意奉承,也不搬弄是非。

94、二、家教人品

95、她是个洁身自好很纯洁的人,和薛宝钗的性格相反,薛宝钗适合当妻子,在人情世故当面也很圆滑,林黛玉的人物形象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会让人觉得很麻烦,像是圣洁的存在,不能玷污的感觉。

96、《世说新语》中和东晋才女比肩的,是顾家妇。她端庄贤惠,被称为“闺房之秀”,是世人用来和谢道韫相提并论的女子。

97、在宝玉的眼里,这“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则别有一种风范和神韵: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98、她不是没有心机,不是不懂察言观色,更不是不够聪明伶俐,她只是不愿意让自己的世界充满算计,更不愿意让自己仅有一次的生命,变成自己唾弃的人。

99、妙玉出家修行,却一生被曾经优渥的生活束缚,连刘姥姥吃了的杯子也要砸碎,这也不是慈悲。

100、很多人错以为这是黛玉的自卑,可实际上,黛玉这般伶俐的女子,自小生了一颗七窍玲珑心,她的在意和小心,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女儿的好强和傲娇。

101、黛玉的才华,不逊色于大观园中的任何一个人。可整篇读下来,却从不曾见黛玉因为自己的才华而看不起谁过。

102、对于黛玉的美貌,自然不必多说。“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旱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103、8、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104、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105、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也太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他们一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106、在黛玉眼中,一草一木都有情。

107、林黛玉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表,还有着超凡的智慧和深厚的情感。她被称为“草莽红颜”,在小说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

108、“咏絮之才”,被后人用来形容诗文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而对于黛玉而言,诗词就是她的生命。

109、我认为林黛玉是个才华横溢,品性高洁,固执而又多愁善感。林黛玉富有魅力的清瘦之美,林黛玉是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子。林黛玉性格矛盾,自尊又自卑。林黛玉太过聪慧也太过敏感,聪慧之人,想的必然就多,对外界的主观感受,加上自己的臆想,往往让她心力交瘁,越是聪慧,便越是痛苦,多愁伤身,善感添病,这就是林黛玉悲剧结局的源泉,她活的太过于小心,以至于早早离开复杂的尘世。可怜又可叹的林黛玉。

110、她是《红楼梦》读者心目中的一位圣洁、美丽的爱神。然而,在百花斗妍的女儿国大观园里,有妩媚丰美的薛宝钗,有风流娇艳的史湘云,有文采精华的贾探春,有美貌不亚于其家姐的薛宝琴,……为什么独有黛玉那样牵动人的衷肠,甚至有人因她而狂、为她而死呢?她为什么有如此强大的艺术魅力?

111、13、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112、读红楼梦最震撼的,是第27回里黛玉忽然说的那句:

113、林黛玉,绝代佳人,是一位特别聪慧的美女。但有一点小性,特别在意别人说什么。这估计与她的身份和社会关系有关吧!

114、7、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115、《葬花词》凄美决绝,《题帕三绝》缠绵悱恻,在书中,黛玉仿佛一个文化符号,是生活在俗世里的隐士。

116、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真身,荣府四千金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

117、3、黛玉从小聪明清秀,与诗书为伴,但父母让她读书识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母亲去世后黛玉进京,与宝玉一同深得贾母关爱。不久父亲病故,她便长住贾府,逐渐与宝玉相知相爱。虽然她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从不劝宝玉走封建的仕官道路,她蔑视功名权贵,当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圣上所赐的名贵念珠一串送给她时,她却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它!”她和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王夫人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最后泪尽而逝。

118、黛玉身上最可贵的,是尊重每一个人,尊重人性中真实的东西。

119、林黛玉是一个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自尊自爱,多愁善感的人,林黛玉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还有些叛逆。

120、第一,黛玉的相貌和才情在众人中名列前茅

形容林黛玉凄美的句子

121、刘姥姥进大观园,宝玉看湖面上的残荷厌烦,想让人都给拔了,偏偏黛玉说“留得残荷听雨声”,保住了满湖的荷叶。

122、黛玉真的很聪明。

123、可第一次在贾母处吃饭,饭才上完,贾府的小丫头们便端上了茶盅。若是换了湘云这样的急性子,说不定就喝了一口。可黛玉却只是眼角流转,便依样接盅,漱口,熟练自然。

124、而6岁入贾府的黛玉,表现得一点都不像个孩子,而这,就是家教使然。

125、她一生下来,就有“先天不足之症”;会吃饭时便吃药,而且不许哭,不能见外人。命运对她太残酷,太不公平了。

126、“闺房之秀易得,林下之风难求。”

127、9、林黛玉幼小失怙,寄人篱下的林黛玉过的是一种繁华中的苍凉生活。她没有真正贴心依靠的人,也没有什么属于自已的财产,绝顶的聪明和满腹的才华害了她,成就了她多思多虑,多愁善感的个性。同时孱弱的身体加剧了她对生命的幻灭感,缥渺无望的爱情煎熬着她易伤的心。

128、他所创造的林黛玉,形容娇美,聪明绝顶,坚贞纯情,才学横溢,并具有诗人的气质和独特的悲剧性格。

129、贾府的子孙,鱼龙混杂,一代不如一代,而林黛玉的家族,却蒸蒸日上,家中藏书数不胜数。

130、她从不规劝宝玉读书,并非认为科举读书不重要,只是懂得治家理政,规劝旁人,要潜移默化,而不是唠唠叨叨。

131、最终宝玉为她出家,她为宝玉情断肠。好凄美的一段爱情故事。

132、这是黛玉初到贾府宝玉眼中的她。凤姐见了也惊叹道:“天下竟有这样标志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

133、14、黛玉天生丽质,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却又作出“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的诗句,为何?就是因为太注重细节了吧,到头来竟在无奈中香消玉殒,留下千古遗愿。

134、可即便如此,她一样克制,从不曾迁怒任何人。

135、第六十二回,探春管家,黛玉说了这样一段话——

136、第三回到第四回,中间消失的5年,其实是作者的写作技巧,故事真正开始的时候,几个孩子都是十几岁,之前的事情,便可以省略不写。

137、林黛玉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才女的化身。当然,林黛玉还是一位绝艳的美女。在小说的具体描写中,林黛玉的才华横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她的诗词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林黛玉的才思敏捷也是出了名的,从来都是不假思索,一挥而就。

138、书中说——

139、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

140、曹雪芹这个“造物主”,也只把“精华灵秀”钟于女儿。并特别多地钟于林黛玉。

141、在潇湘馆里,婆子们可以旁听主子们的闲谈,还能凑上来一起聊天;没什么体面的丫鬟婆子也能得到不菲的赏钱;紫鹃可以和黛玉推心置腹;侍妾出身的香菱,也能跟着黛玉学诗……

142、黛玉的才华,美在灵动,美在自在,美在洒脱,美在才华横溢却从不轻贱旁人。

143、她为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纯洁的爱情而付出全部的生命。

144、宝钗的管家本领众所周知,王熙凤却将她和林黛玉相提并论,可见两人才华并未差太远。

145、黛玉羡慕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也珍视这种温暖。

146、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147、也有人说,黛玉美则美,实在太小家子气。

148、曹雪芹通过宝玉和凤姐的视角,描绘了黛玉天仙似的美貌。

149、二、人物简介:

150、于我而言,抑或是于喜欢黛玉的人而言,喜欢黛玉的理由,不过是——

形容林黛玉凄美的句子

151、比起礼教下的等级尊卑,黛玉仿佛东晋名士那般,不屑世俗规矩,反而尊重人身上最本质的东西。

152、真正重视教育的家庭,才养得出人中龙凤的后人。

153、黛玉生得极为秀丽,但不似正俊人物,实是中正有姿,容貌虽不十分绝色,却也比常人稍胜一筹。

154、12、她,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刺是她唯一的'坚强,掩盖在这脆弱的坚强下面的,是她那深深的自卑情结。

155、她不愿循规蹈矩,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谁能为我规定何为正道,何为邪道?

156、“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

157、年幼离家,她思念家人到夜不能寐,却从不曾以此为由开口给自己寻求特权。初入贾府,她因为惹宝玉摔玉而自责,她怪罪的从来都是自己,不曾推卸责任,怪到别人的身上。

158、五、活得高级

159、贾宝玉在阐述他的“女清男浊说”时道:“天地灵秀之气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渣滓浊沫已。”

160、她的伶牙俐齿,未必只有坏处,也未必只能带来压力。

161、林黛玉有与众不同的美,有闭月羞花之貌,完全是一种典型女人味的美非常符合现实生活中青年女子恋爱中的那种细腻,娇羞,含情脉脉,又不失风雅的个性。

162、其实,只要黛玉愿意,她也可以藏起锋芒,如宝钗那般走一条标准化的道路,只是她不愿意。

163、”这段描写反映了林黛玉的清俊、哀怨、弱不禁风的外貌特点,尤其强调了她比黛玉更清丽的气质。

164、凤姐道:“我正愁没个膀臂。虽有个宝玉,他又不是这里头的货,纵收伏了他也不中用。大奶奶是个佛爷,也不中用。二姑娘更不中用,亦且不是这屋里的人。四姑娘小呢。兰小子和环儿更是个燎毛的小冻猫子,只等有热灶火炕让他钻去罢!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人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们家务事。”

165、从写实的角度讲,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与她的瘦弱多病共同塑造了她的诗人气质。多愁添病,善感伤身,多愁善感也增添了她的智慧,林黛玉越聪明,也就越痛苦。一个忧郁的聪慧的女孩,对外界的感知比较容易倾向于主观武断,时常伴随着情绪化的臆测,那就是敏感了。

166、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167、虽然寄居于外婆家,始终严要求自己,导致了自己多愁善感的怪癖,后因忧郁寡欢而英年早逝。

168、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突出林黛玉

169、她并没有为了争取婚姻的成功而屈服于环境,也没有适应家长的需要去劝告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

170、这,便是家教。

171、林黛玉虽名列金陵十二钗之中,事实上,林黛玉只是个客居在金陵的异乡人。非主非客,被打上了“异乡人”的尴尬烙印。因此,她的思乡之情特别浓重,莫名的伤悲总是在一些特定的时刻袭扰着她。黛玉自从住进潇湘馆后,有了这方幽僻的小天地,诗人林黛玉就横空出世了。《红楼梦》里最动人的诗篇皆出于林黛玉之手,《葬花吟》是林黛玉的得意之作,对故乡的特殊眷恋,触发了黛玉的诗情悲思,她为无处埋身的桃花而悲泣,这里面何尝没有同病相怜的感触呢?孤苦伶仃的她,其实比谁都更需要爱和温暖!

172、四、懂得大局

173、“读的什么书,不过认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的瞎子就完了”。

174、黛玉的哭泣,是真的难过,可她的难过,并没有影响到任何人。

175、2、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176、第五十五回里,王熙凤也曾正面称赞过黛玉的才华——

177、从失去母亲,到离开父亲,再进入人生地不熟的外祖母家,黛玉也不过6岁而已。可这样一个6岁的小女孩,却时刻谨记外祖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非别处可比”,在心里打定了主意“步步小心,时时在意。不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178、红楼梦里,论活得高级的人,我找不出任何一个超越黛玉的女子。

179、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黛玉死在贾府败落以前,也算是一种幸运了。

180、作者通过凤姐的“嘴”和宝玉的“眼”,描绘了她天仙似的人品。

形容林黛玉凄美的句子

181、从第三回,到第四回,黛玉似乎空长了五岁,直接从6岁便到了11岁。因为“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还过了一个热闹的生日。宝钗比宝玉年长2岁,此时的黛玉,就是已经11岁了。

182、这样的性格,让人爱极了她。

183、而她的叛逆的悲剧性格,则是她生命的主旋律。为了突出林黛玉的悲剧性格,还在她出世之前,曹雪芹就用浪漫的笔调、奇特的想像和诗意,创造了新奇绝妙的亘古未有的“还泪”之说,以象征林黛玉是带着宿根、宿情、宿恨来到人世的。

184、小说《红楼梦》中曹雪芹是这样描写林黛玉的。林黛玉出身官僚家庭,自幼母亲贾敏因病去世,十几岁父亲也去世了。后林黛玉投奔外祖母贾府。可怜啦,虽出身高贵,但父母走的太早了,只能寄人篱下了。在贾府中,林黛玉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文釆写诗出众。不过她不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而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她说话有点尖酸刻薄,处处防着别人,说话有夹枪带棒。不过林黛玉有个致命弱点,身体健康太差了,年纪小小的就得了大病。整日的咳嗽,吃药,那时医术太差了。可惜了,她那么小就夭折了,并没有成家。这就是小说中的林黛玉。

185、5、黛玉换上了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麾,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

186、偏爱黛玉的人,更爱极了她的性格。

187、几句妙语连珠,便彻底打消了宝玉的心思,甚至让宝玉自惭形愧。

188、《世说新语》中这样形容这两个人:“王夫人(谢道韫)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

189、什么是家教?

190、可黛玉真的小家子气吗?

191、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十二金钗之首,也是很具有争议的人物。

192、黛玉是非常识大体的人,许多人误会了她,不过是挡不住人云亦云的诋毁。

193、她究竟美在何处、动人在何处?应该说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点,则是林黛玉具有一种悲剧美。当人们说《红楼梦》是一部悲剧时?恐怕首先是指宝黛爱情的悲剧;其次是指青春少女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共同悲剧。而其中最悲者莫过于黛玉之悲了。

194、“不该撕,看我的,保管叫他收了这痴心邪话。”

195、在黛玉的身边,人就是人,没有身份高低,只有人性如何,是好是坏,黛玉的判断都基于你这个人本身。

196、这样纯粹的感情,很高级,也很稀少。

197、总的来说,林黛玉在《红楼梦》中的形象描写非常细腻生动,更加凸显了她的美丽和独特性格。

198、的绝世美丽。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而在宝玉的眼中:“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199、她不是不懂俗务,只是作为外孙女儿,作为未出阁的闺女,管家的本领无法施展罢了。

200、黛玉和宝钗最大的不同,在于身上那点灵动的烟火气。

201、贾母问她读了什么书,她说自己才读了四书,然后问姐妹读了什么书,贾母回答道:

202、宝钗曾建议黛玉吃燕窝,黛玉说的话,一点儿也不像个不识大体的人。

203、6、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204、她我行我素,用尖刻的话语揭露着丑恶的现实,以高傲的性格与环境对抗,以诗人的才华去抒发对自己命运的悲剧感受。

205、从她懂得宝玉和自己是一样的心以后,她再也不是那个伤春悲秋的小姑娘。

206、黛玉是有情之人,看见落花回去埋葬,看见燕子南飞也常常去寻,这种对草木的怜惜,放在人身上,便成了慈悲心肠。

207、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八面玲珑,取悦于人;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

208、林黛玉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女主角,是一个广受红迷喜爱的一个人物。下面是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

209、只要你不负我,我便生死相依。

210、爱黛玉的人,看得到她生命里最闪光的地方,也会包容她身上那微不足道的、甚至让人心疼的眼泪。

形容林黛玉凄美的句子

211、寄住在外婆家,自己又特别要强,想做到处处让别人满意,喜欢自己的程度,所以做事特别心细,为此形成多愁善感的性格,最后死都死在面子上。

212、我们第一次见到林黛玉,是她刚刚来到贾府。

213、才华横溢,身份尊贵,却懂得平等待人,这个性子,和宝玉是何其相似。

214、在十二金钗里,黛玉的成长是最大的。

215、那就是生活在俗世之中,不懂得生活的规律,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里复杂的东西。

216、“……请大夫,熬药,人参桂肉,已经闹了个天翻地覆,这会儿我又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便没话说,那些底下的婆子丫头们,未免不嫌我太多事了。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疼了宝玉和凤姐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

217、喜欢端庄,抑或是喜欢“名士”,其实全看个人取舍。

218、黛玉也懂得规劝。

219、我喜欢林黛玉的清灵缥缈,婉约可人,悲花怜人,她是大观园里最有文才的。

220、林黛玉,《红楼梦》中的人物,是贾宝玉的表妹。她的外貌描写原文如下:鹅蛋形面,双凤眼,细腰圆腹,颊微霜色,妖娆有态,清丽绝俗。

221、16、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222、整个《红楼梦》中,能够看得出贾府衰败局势的,不超过十人,而黛玉,是其中一位。

223、温柔可怜,外秀内慧,鸭旦脸,尖下壳,眉毛弯弯如柳叶,眼睛似杏核,声音小而清晰,长着小鸟依人的哀伤之模样,让人不心动真难,尤其是托腮想心事更是楚楚可爰,

224、宝钗待人,礼数周到,看似热情和善,却总有一层淡淡的隔阂。

225、古人讲究十岁不同席,虽然宝玉喜欢在姐妹堆里混,可湘云来和黛玉一起住,要梳洗时,宝玉还是要退出去。可见“一床上睡觉”,也只能发生在幼年的时候。

226、世人常常容易苛求,渴求一个本身优秀的人更加完美,仿佛她身上有一点点缺点便十恶不赦,却又更容易宽容坏人,只要他做了一件好事便抹去曾经全部的恶。

227、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曹雪芹把我们民族的审美积淀进行了新的熔铸和创造,他把杨贵妃式的丰美赋予了薛宝钗,而把更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给了林黛玉,使林黛玉的形像具有绝世的姿容;作者有意将林黛玉的外貌与西施联系起来,并将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赋予林黛玉,还借宝玉之口给她取字“颦颦”,便突出了她的悲剧性格之美。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然而,使她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则是她无与伦比的丰富而优美的精神世界。林黛玉首先是个内慧外秀的女性,她“心较比干多一窍”。她的蒙师贾雨村说,他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女子相同。”因其母名贾敏,“他读书凡‘敏’字他皆念作‘密’字,写字遇着‘敏’字亦减一二笔。”她到贾府时,尚在孩提,却牢记母亲生前的嘱咐:“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她总是眼看心想,暗暗审视;然其言行举止,却又那样彬彬有礼,适份合度。但我们同时也感觉到,她一开始便受到心理上的压抑。她诗思敏捷,别人写诗,总是苦思冥想,而她却“一挥而就”。她对贾宝玉说:“你能一目十行,我就不能过目成诵?”的确,林黛玉的聪明在大观园里是有名的。她善于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一次宝玉去看宝钗,正在一个“识金锁”,一个“认通灵”,不期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进来,一见宝玉,便笑道:“哎哟!我来的不巧了!”宝钗笑问“这是怎么说?”黛玉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又问“这是什么意思?”黛玉道:“什么意思呢,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当宝玉听宝钗说吃冷酒对身体有害而放下酒杯时,正巧雪雁送手炉来,黛玉又一语双关地说:“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雪雁说是紫鹃叫送来的,她马上又说:“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聪敏的颦儿,把她的妒意表达得多么锋利而又含蓄,机带双敲而又点滴不漏。又一次,宝玉看着宝钗雪白的膀子发呆。这时,“只见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绢子笑呢。宝钗道:‘你又禁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宝玉道:‘何曾不是在房里来着?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瞧。’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的一声飞了。’嘴里说着,将手里的绢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这种机敏,这种讽刺与戏谑,只有林黛玉才能做得如此精纯而又天衣无缝。大观园里有几张利害的“嘴”,如凤姐的“嘴”,贾母的“嘴”,晴雯的“嘴”,尤三姐的“嘴”,红玉的“嘴”;黛玉也有一张更利害的“嘴”。宝玉的奶妈李嬷嬷说:“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利害。”但凤姐等人的“嘴”与黛玉的“嘴”又有文野之分:凤姐多是“世俗取笑”;黛玉则显得典雅俊则。正如薛宝钗所说:“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把市俗粗话、撮其要、删其繁、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言为心声,心慧则言巧。由于黛玉心慧,更由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使她变得非常的敏感。周瑞家的送宫花,最后送到她那里,她便疑心是别人挑剩下的才给她;一天夜晚,她叫怡红院的门,晴雯偏偏没听出是她的声音,拒不开门,并说“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把个黛玉气得怔在门外,欲要发作,又想:“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若是认真怄气,也觉没趣。”正在伤心垂泪之时,又听见宝玉宝钗的笑语声,越发动了气,“越想越觉伤感;便也不顾苍台露冷,花径风寒,独立墙角边花阴之下,悲悲切切,呜咽起来。”一日她卧病在床,听到园子里的老婆子骂人,——实则是骂她的外孙女儿——黛玉却认为是在骂己,竞气得昏厥过去。别人开一句玩笑,她认为是对自己的轻侮。她确是个“小性儿”,甚至有些“病态”。但是,我们想到她的身世处境,想到她的极强的自尊心,不是觉得这是非常自然的吗?其实,林黛玉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八面玲珑,取悦于人;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她对待紫鹃,亲如姐妹,情同骨肉,诚挚的友情感人至深。香菱学诗,宝钗讥她“得陇望蜀”,极为厌烦;香菱向黛玉请教,黛玉却热诚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纯真透明如一泓清泉。她给香菱讲解诗的作法和要求,还把自己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阅读篇目,批改她的习作,堪称“诲人不倦”。她待人很宽厚,与人不存介蒂。史湘云因把她比作戏子伤了她的自尊,她有点不忿,可一会儿便携了宝玉的“寄生草”回房,便又“与湘云同看”。在对待宝钗的态度上,尤见出其天真笃实。本为情敌,无嫌犹猜。但在薛宝钗对她略表关怀,予以“训导”之后,她便开诚布公,肝胆相照,向薛宝钗掏出心窝子的话,并引咎自责:“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竞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此后她待宝钗如亲姐姐一般,连宝玉也感到惊奇。林黛玉也并非一味“孤标傲世,目无下尘”。其实她也很谦和。她对“下人”从来没有耍过威风,没有说过一句恶言恶语。宝玉说,她对晴雯是极好的;佳葱说,她去潇湘馆送茶叶,黛玉正给丫头们分钱,就抓了两把给了她。每次赛诗,她总是推崇别人写的好,从不计较高低;与湘云凹晶馆联句,每当湘云说出佳句,她总是“起身叫妙”,甚至说:“我竟要搁笔了!”林黛玉冰心玉壶,晶莹剔透;纯如赤子,一往情真。我们实应改变“林黛玉心胸狭窄,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儿”的偏见。林黛玉之美,还表现在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曹雪芹似乎有意将历代才女如薛涛、李清照、叶琼章、李双卿等的某些特点,融进林黛玉的性格。比如,她代题“杏帘在望”为宝玉解围的细节,很易使人联想到李清照与赵明诚比作《醉花阴》的轶事;“堪怜咏絮才”、“冷月葬诗魂”,则是将林黛玉比晋代的谢道温和明代的叶琼章的。但林黛玉又完全区别于历代的才女,这就是曹雪芹赋予她悲剧命运和叛逆精神的个性特征。不过这种个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她诗人的气质和诗作表现出来的。在大观园里,她与薛宝钗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远远高出于诸裙钗,在博学多识方面,可能略逊宝钗;但在诗思的敏捷,诗作的新颖别致、风流飘洒方面,林黛玉却是出类拔萃、孤标独树的。诗社每次赛诗,她的诗作往往为众人所推崇’,所激赏,因而不断夺魁。她的诗之所以写得好,是由于她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丰富奇特的想像力以及融情于景的浸透力;即使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极平凡的事物,她只要一触到,立即就产生丰富的想像;新奇的构思和独持的感受和见解。尤其可贵的是,她能将自己的灵魂融进客观景物、通过咏物抒发自己的痛苦的灵魂和悲剧命运。例如她的《白海棠》诗,既写尽了海棠的神韵,亦倾诉了她少女的衷情。尤其是“娇羞默默同谁诉”一句,最为传神:这既是对海棠神态的描摹,也是自我心灵的独白,她有铭心刻骨之言,但由于环境的压迫和自我封建意识的束缚,就是对同生共命的紫鹃、甚至对知音贾宝玉,也羞于启齿,只有闷在心里,自己熬煎。这便愈显其孤独、寂寞和痛苦。她的“柳絮词”,缠绵悱侧,优美感人,语多双关,句句似咏柳絮。字字实在写已,抒发了她身世的漂泊与对爱情绝望的悲叹与愤慨。尤其她的“菊花诗”,连咏三首,连中三元,艺压群芳,一举夺魁。她的诗不仅”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而且写得情景交融,菊人合一,充分而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满纸自怜题素愿,片言谁解诉秋心?”“孤标傲世谐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等句,更写出了这位少女的高洁品格和痛苦灵魂。此外,像她的《桃花女儿行》、《秋窗风雨夕》、《题帕诗》和《五美吟》等。都寄寓着深意,诗如其人,感人至深。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作为她诗谶的《葬花辞》。这是林黛玉进入贾府以后的生活感受,是她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她以落花自况,血泪作墨,如泣如诉,抒写了这位叛逆者的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非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则是对美好理想的渴望与热烈追求”;”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表现了她的高洁的情志和坚贞不阿的精神。至于“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未了数句,书中几次重复,特意强调,并通过鹦鹉也会吟哦的描写,可知作者是大有深意的:花的命运也即黛玉的命运。这是用热血和生命写就的心曲,是与这个罪恶的世界决裂的檄文。它真实地展露了一个充满痛苦充满矛盾而又独抱高洁、至死不渝的心灵世界,凸现的是一种独立人格的壮美与崇高。《葬花辞》之所以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原因正在这里。富有诗人气质,并且被诗化的林黛玉,诗魂总是时刻伴随着她,总是随时从她的心里和身上飘散出沁人心脾的清香。“无赖诗魔昏晓侵”,这是她的切身体验。诗,对于她,是不可一日无的。她用诗发泄痛苦和悲愤,她用诗抒写欢乐与爱情,她用诗表示抗议与叛逆的决心。诗表现了她冰清玉洁的节操,诗表现了她独立不阿的人格,诗表现了她美丽圣洁的灵魂,诗使她有一种迷人的艺术光辉!可以说,如果没有了诗,也就没有了林黛玉。然而,最激动人心、催人泪下的,还是林黛玉的叛逆者的悲剧性格。在她的身上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不仅才情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性灵之学”和描写爱情的角本杂剧,那样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艺术的境界。在《五美吟》中,她言绿珠,说绿珠为石崇殉葬的不值;她咏红拂,赞扬红拂私奔的壮举;在酒筵上,她竞把《西厢记》、《牡丹亭》中的“淫词艳曲”引为酒令。对于贾府的“混世魔王”、“祸胎孽根”、贰臣逆子贾宝玉;竟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他予以支持。在大观园里,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从不说这些“混帐话”的,只有她一人而已,所以“宝玉深敬黛玉”。林黛玉身上闪烁着诗意和理想的光彩,充满了叛逆的精神。这是曹雪芹赋予这一形像的新的基因,使她从根本上有别于历代的所有才女。林黛玉的精神之美,更集中更强烈地体现在她对贾宝玉的爱情之中。他们的爱情是一种新型的,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属于未来的爱情。这种爱情的最根本的特点,是建立在互相了解、思想一致基础之上的,表现得非常纯真、深挚、坚贞。林黛玉本是一个“情痴”、“情种”,她为爱情而生,又为爱情而死,爱情是她的生命所系。她对贾宝玉爱得真诚,爱得执著,始终如一,至死靡它。然而,焰们的爱情又是在不许爱的环境中发生、发展和生存的,这就难免有痛苦、有不家,甚至要为爱情付出生命的代价。再加上她诗人的气质和悲剧的性格,这种被压抑的燃烧着的爱情,只能用诗和哭来抒发,来倾泄。诗,前已叙述;哭,更是林黛玉的家常便饭。她来到人世,是为了“还泪”。她第一次见到贾宝玉,就是哭,脂砚斋说:“这是第一次还泪。”此后,“不是闷坐,就是长叹,好端端的不知为什么,常是自泪不干的。”林黛玉的哭,分明饱含着现实人生的血肉。哭是她悲剧性格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哭,是她对生活折磨的强烈反映;哭,是她发泄痛苦的方式;哭,是她诗人气质的种种感受的抒发。质言之,她是为自己的爱情而哭。爱情曾使她几死几生。当他们这种同生共命的爱情最后遭到毁灭时,她便“焚稿”、“绝粒”,以生命相殉。这种爱情是怎样的至诚至坚,至纯至圣,感天地,泣鬼神,动人肺腑,撼人心灵!多少人为她洒下同情、痛惜和悲愤之泪!一生以泪洗面的林黛玉,临死之前反而发出了微笑,最后喊出了“宝玉,宝玉,你好——”的未完的一句话——留下了千载不消的遗恨!林黛玉死去了,但林黛玉的纯美的精神,她与贾宝玉生死与共的爱情,他们所实践过的爱情原则,她的闪耀着艺术魅力的优美形像,将与日月争辉,与天地共存;这一形像所含蕴的哲理与诗意,将给予不同时代的读者以生活的启示和美感享受。

228、林黛玉是四大名著【红楼梦】里的女主角,绝代佳人,美女风范;她的个性在外人看来堪称尽善尽美,无可挑剔,但个性多少有点倔犟,对人对己都要求完美无瑕,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和眼光了。

229、4、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230、宝玉跑去参禅,写了几句偈语,吓得宝钗赶紧撕了,黛玉却说:

231、黛玉也有缺点,只是她的真心、她的慈悲,早已经融入了骨血,这一点,真的绝非别人能比。

232、多愁即善感,善感即敏感,正是超强的敏感让她对肮脏的社会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与邪恶的人性拉开了最大的距离,从而最终自绝于悲惨世界,毅然决然地杀死了自己。不过林黛玉还是实现了那个圣洁的愿望——“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浊臭的社会不能玷污她,就连死亡也不能扭曲那颗高傲的心灵。

233、共读西厢,这时二人的关系进入初恋。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黛玉纵然才华横溢,却也只能对着这份犹如水中只月的感情枉自嗟呀,黯然垂泪,耗损着生命的精魂直至散灭,而以"木石前盟"为今世主线的宝玉,在黛玉死后,也必然注定会道悟出家,回归前世。

相关文章:

精选行云流水只能形容文章吗【25句】 形容我心情不好的诗句-通用102句 形容老师的诗词语-推荐114句 用兰花形容老师的诗词优选汇总50句 形容心情很差失落的诗句及释义69句 形容不忘师恩流传千古的名句-摘抄95句 讽刺的话怎么形容-摘抄42句 形容春天的四字词语唯美绿色盎然【优选53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