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拼音版
1、胎:tāi(胎教、怀胎、胚胎)
2、纵有千古:“千古”是指时间,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
3、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4、疆:jiāng(新疆、边疆、疆土)
5、鳞:lín(鳞片、鱼鳞、遍体鳞伤)
6、潜龙腾渊:潜伏的巨龙已经很强大,腾起于水中一飞冲天。梁启超将少年中国比喻为蛟龙。
7、惶:huáng(惶恐、惊惶、惶怖)
8、从艺术上来说,它有别与以往的散文格式,机具创新意义,加之文中新老事物的对比运用,如既有古代传统的“夕照”、“秋柳”,又有新时代的“金字塔”、“死海”等新鲜事物,更加鲜明的突出了少年接受新鲜事物,才能为国家带来生机的道理。
9、一泻汪洋:形容水流迅速,水势浩大。
10、潜:qián(潜水、潜力、潜伏)
11、皇:huáng(皇帝、皇宫、皇权)
12、履:lǚ(履行、履约、履任)
13、作者认为,国家的兴衰都寄托在中国的少年身上。通过对比老年人和少年人的性格、思想、生活状态和行事习惯得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作者在论据处履用排比,以老年人的“思既往”对比少年人的“思将来”,以老年人的“故保守”对比少年人的“故进取”,以老年人的“故灰心”对比少年人的“故盛气”,以老年人的“惟苟且,故能灭世界”对比少年人的“惟冒险,故能造世界”,使中心论点十分具有说服力。尤其是“少年强则国强”成为了全篇的标志,亦成为近代少年进取的中心思想之一。
14、试:shì(试卷、尝试、试验)
15、似:sì(似乎)shì(似的)
16、少:shǎo(多少)shào(少年)
17、奇花初胎:枝头花朵含苞欲放之初,生气饱满,朗艳新奇,喻精气内蕴。
18、“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开头以日本人称中华衰老,引人深思,由此引出后面的论点“少年强则中国强。”
19、全文感情真挚饱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青少年的希望,充斥着一种憧憬美好未来的向往之青。号召青少年们发奋图强,努力读书,报效祖国,鼓励少年们肩负起建设中国的重任。表达了对祖国变得繁荣富强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即使放到现在,也有着极为强烈的教育意义,尤其在当代进行加强思想政治深化极具重要意义。作为青少年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去诵读,感受先人对我们寄予的深切厚望。
20、这段给你标一点: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xie四声)汪洋;潜(qian二声)龙腾(teng二声)渊,鳞(lin二声)爪(zhao三声)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huang二声);鹰隼(sǔn)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yù)皇皇;干(一声)将发硎(xíng),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21、横有八荒:“八荒”,东西南北东北西南西北东南。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
22、泻:xiè(倾泻、奔泻、一泻千里)
23、《少年中国说》是由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是一篇值得反复体味的政论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
24、哉:zāi(美哉、壮哉、优哉游哉)
25、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