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意义
1、陶行知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思想都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但是,当今“只知陶公其名,不识陶公其人,不明陶公其说者”的确大有人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当今教育发展本应该具有的巨大影响和作用,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诸多教育问题的认识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
3、其次,陶行知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提倡从小培养学生的公德心、爱国心和家国情怀。在今天,社会道德水平不断倒退,青少年的行为失范成为了一个普遍现象。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对于解决当今青少年面临的道德困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在教育理论上,陶行知继承发展了杜威的现代教育思想,并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三大理论主张,主张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按社会生活的前进的需要实施教育,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藩篱,使教育回归生活,实现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彻底转变;在教育实践上,他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畏艰险,认真探索,大胆实践,开辟新路,为世人树立楷模,为万民敬仰。
5、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家中的重要代表之一,他提倡的生活教育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最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用的人。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关注学生的学术成就和职业前景,而忽略了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提醒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用的人,让他们在为自己的发展奋斗的同时,也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7、具体理念:
8、局限性在于: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受美国权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混淆了教育同生活、学校同社会、教育同实践的本质区别,抹杀了教育、学校、教学的特殊性,否定学校教育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系统文化科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理论上存在一定缺陷。
9、答:,形成和完善于长期的办学实践。
10、首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关注学生的智力表现,而忽略了他们的情感和品德培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提醒我们,教育不应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应关注他们的情感和品德培养。
1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12、回答如下: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13、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14、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5、“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16、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线,贯穿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
17、“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8、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在于,它强调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即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陶行知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而教育应该贯穿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生活教育,人们可以获得实际的生活经验和技能,同时也能够提高自我认知和个人素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9、综上所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通过他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为培养有用的人而努力。
20、家庭教育的启示,提出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实施早期教育,要注重孩子学习热情,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从小开始重视孩子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并为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共同创设适宜的家校环境.
21、应该承认: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形成是受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的。“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的主要思想,它的形成有个发展过程。它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不断产生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解放的积极作用,同时,这个理论本身也存在某些弱点和错误。
22、“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23、首先,陶行知的“教育由生活出发”的思想,强调教育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一思想对于今天的教育有指导意义,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4、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在当时的历史下,对普及识字教育、扫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适应的。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
25、积极意义:在当时的环境中对于密切教育同生活、学校同社会、理论同实践的联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26、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27、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28、总的说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结合中国实际,针对中国旧教育的弊病而提出来的。他回国之初,就对中国教育改造问题,做了细致的考察,并且做了不少改进的设想和尝试。尽管这些设想和尝试从根本上说是改良主义的。但是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者,他为劳苦大众普及教育,为广大平民,“为三万万穷苦农民谋求幸福”则是费尽心思的,而且也是全心全意的。
29、陶行知教育思想博采古今,兼容中西,理论简约,并自成体系。在教育理想上,他主张“通过四通八达的教育,建立四通八达的民主社会”;在教育准则上,他坚持道德至上的教育原则,奉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箴言。陶行知的“真”与孔子的“仁”在教育理念和道德目标上一脉相承;在教育策略上,他基于知行关系的深刻理解,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重要论断,突出实践(“行”)在认识论中的先导地位,认识与实践结合,并由此确立了“行—知—行”的行动策略,使得教育理想和目标能在实践中有效落实。
30、这诚如他自己所说的:这十几年来,我有时提倡平民教育,有时提倡乡村教育,有时提倡劳苦大众的教育,不知道的人以为我是见异思迁,欢喜翻新花样,其实我心中有一个中心问题,这问题是如何使教育普及,如何使没有机会受到教育的人可以得到所需要的教育。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意义
31、陶行知存在美国留学师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因此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于杜威的教育思想。陶行知倡导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影响着无数的教育工作者。
32、陶行知到底有什么人格魅力和什么样的教育思想,为什么他在教育史上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呢?不妨让我们慢慢地来了解他。陶行知原名不叫陶行知,原名文浚,先改名为知行,再改名为行知,18岁考入南京汇文书院,后直接升入金陵大学文科就读,四年后,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23岁在金陵大学校长和亲戚的鼓励支持下,考入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而后1915年9月转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攻读教育专业。至此,陶行知便开始了和教育的不解之旅。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就读期间,深受杜威和孟禄的器重,在此期间,他也与胡适同学。1917年9月,担任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员,从此开始了他30年的教育实践活动
33、“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34、其次,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强调实践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在现代社会,虚拟化和技术化等现象越来越普遍。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提醒我们,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35、“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36、《中国教育改造》提出了教育改造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指出了教育改造的方法和思想,体现了陶行知作为著名教育家一贯的思想和观点,其中所研究和实验的教育问题,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新鲜,仍有进行试验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