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感人故事100字
1、每次干活詹泽鹏总是冲在最前面,在外面贴海报爬得最高的是他,入户宣传时马不停蹄的也是他。在一些老旧小区,老人对疫情防控工作不理解,常常不戴口罩聚众聊天,詹泽鹏就跟他们“犟”到底。
2、年抗疫感人小故事:
3、岁的高龄,却没有选择颐养天年,而是第一时间前往防疫一线,了解最新情况。在前往武汉的列车上,您累得闭上了双眼。也正是因为钟南山院士此次的武汉之行,才让国人开始警觉,意识到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让大家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将感染人数降到了最低。
4、社区防护物资紧缺,詹泽鹏就自备好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等物资,甚至连社区提供的矿泉水都不肯喝一口,他说:“社区工作人员那么辛苦,比我更需要。”
5、一道封锁线,唯一被隔离的只有病毒。人们无私奉献的心灵不受任何阻拦,来到他们想要传达的人的面前,鼓舞人们勇往直前。为抗击病疫无私奉献的人们,感谢有你们的存在,每一位病人才更安心。也感谢每一位在新年里待在家中的伴侣,协作政府缩减灾疫扩大的范围。
6、陈晓农的故事:黑夜里的坚守,浑身被蚊子咬出了包
7、让我们心怀感恩,向英雄致敬。
8、一位环卫工人老人来到派出所户籍室,在柜台上放下一个纸包,工作人员起身询问,老人只匆匆说了一句"在那个纸包里包着"便匆匆离开。工作人员打开纸包只见到12000现金。老人随后被记者找到,面对采访他只说道"国家有困难,我就出一份力,不要写我的名字,也不要报道我。"
9、他值得我们所有人称赞他,敬佩他,学习他。他是中华儿女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力挽狂澜、消灭病毒的钟南山院士,他是亿万中国人心目中的明星。
10、他许下生日愿望: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所有人都健健康康,平安归来。
11、来自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的护士:佘莎,今年24岁,报名请战前往武汉加入救援工作,但是第一批选派的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的护士,小姑娘又再次请战加入第二批医疗队。她给出的理由是:1、我年龄小,如果不幸被感染了,我恢复的肯定会比年长的护士老师快;2、我没有谈恋爱,也没有结婚3、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看过这几天的新闻,让我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场景,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
12、年,正值迎新春佳节之日,一位访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悄然降临,它挥一挥手,带走了人们的安康,留下了疫病的种子。它肆无忌惮的扩散着,最终迫使武汉封城。
13、我昨天看了一个视频,被访者是一位女医生。她哭着说,她也很害怕,她也很怕被感染,她也很怕再也见不到家人朋友了。采访者问她,都这么害怕了,为什么还能坚持?女医生立马穿上了手上的白大褂,抹掉了眼泪,勇敢又自豪地说,就是因为这个,穿上了它就有了一种使命感,正是这种使命感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短短几句,没有多么华丽的修辞,却那么让人动容,为之潸然泪下。同济大学第二批志愿者又前往武汉支援,他们宣誓“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更是让人泪目……
14、你们身穿防护服,可能十几个小时都无法脱下,脱下时却已是大汗淋漓。在你们之中也不乏有许多年轻的护士们,为了穿防护服时更方便,他们剪去了美丽的长发。
15、钟南山院士,17年,岁月蹉跎了他的脊背,时光摧残了他的容颜,但他的精神依旧指引着我们,他是我们国人的脊梁。
16、难道“逆行者”们不怕死吗?难道“逆行者”们不想在这春节之际和家人团圆吃个年夜饭吗?难道“逆行者”们就不想躲在家中远离病毒吗?不,他们也害怕,他们都有家有室,是他们的不畏牺牲精神,他们的医者仁心,他们的责任心使命感支撑着他们。
17、“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詹泽鹏说,他一共参与过5个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短短一个多月,他俨然已成为一名“熟手”。
18、钟南山。2003年,他参与了抗击非典,面对非典时,他说:“把重症病人都送到这里来”。而如今84岁的他再一次披上白衣战袍,奔赴武汉抗击新疫情。“‘钟’于祖国,迎‘南’而上,重于泰‘山。’”
19、抗疫英雄首先肯定要数钟老钟南山院士了。
20、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带领着你们奔赴抗疫的最前线,你们以身犯险,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之中。
21、月2日11时许,在江宜高速公路春江出口,一名司机正在向民警陈晓农打听去兴化接妻子,回常需要准备哪些手续。陈晓农耐心解释要准备好两人的健康码、行程码,一起做个核酸检测。
22、我们如今能安然地待在家中,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畏牺牲的英雄吗?正是有了他们在前面冲锋陷阵,我们才得以还能和家人团聚,欢度春节。
23、作为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2018年被确诊为渐冻症,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了,得知消息后,他依然的乐观面对生活。此次疫情,他身先士卒,带头担起疫情防控工作的重担,接诊治疗相关病人,没休息过一天。同为医护人员的妻子也不幸感染,好在现在已经出院,但愿此次疫情过后,医学能再进步一些,让渐冻症也能得到根治。
24、我们来认识火神山医院洗消分队队长张鹏飞,作为一位多次参加阅兵、维和、救灾任务的老兵,他每天奔波于火神山污染区的各个战场,为医护人员筑起一道道安全的防线。
25、河南的137人医疗队驰援武汉,一个护士的丈夫在车下痛哭大喊:“王月华,我爱你”。妻子是偷偷报的名加入医疗队,丈夫是另外一家医院的外科大夫,后来记者采访痛哭着给妻子送行的那位丈夫,他说:知道这个事儿应该我们去做,但是真正放到我们身上的时候,很难转过弯儿来,感觉很矛盾。本来感觉男人不应该这样哇哇大哭的,但是那个时候受不了,感情控制不住。
26、“阿姨,这个病传染性强,老年人抵抗力低,为了你们健康考虑,得尽量待在家里。”“我们要给前线医务人员减轻负担,确保自己所在地区发病率降低”……詹泽鹏每天“准时报到”,和老人们“唠嗑”,终于把他们劝回了家里。
27、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返乡大学生同样是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水源里社区祥和楼小区张新飞是邢台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暑假返乡后,她第一时间主动与社区对接,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她每天早上7点准时到核酸采集点上岗,从事扫码工作。因祥和小区采集点居民较多,采集时间长,她常常赶不上上网课,只能抓时间挤时间回看课程内容。虽然耽误了学习,但她却不后悔,她说,“能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这种付出值得!”
28、新年伊始,祝愿的钟声响起,在新的一年里,祝愿每一位病人平安出院,祝愿每一位无私奉献的人们新年欢乐。信任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病疫终究会被战胜,灰溜溜的逃跑掉,盼望更多的人为之做出奉献。
29、疫情暴发的消息突如其来,回家过节的詹泽鹏每天密切关注疫情动向,心里十分着急。看到广西医疗队前往湖北支援的新闻,他备受鼓舞,“我们的医疗队去前方抗疫,我也要为守好后方尽一份力。”
30、“今天上午我们劝返了2辆车,这么晒,大家都不容易,给他们说清楚,准备充分些,他们到哪里都方便些。”满头大汗的陈晓农说。
抗疫感人故事100字
31、武汉汉口医院呼吸科二病房主任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在增员的医护人员还没有到武汉前,武汉的很多医护人员超负荷应对疫情,一周每天只睡2个小时,直到增员的医护人员到后,压力才得到缓解。疲劳的时候,将就一下。
32、一,一天睡眠不到两个小时的张定于正在和病魔争夺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以后我会被固定在轮椅上,我现在为什么不多做一点?张院长,你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爱民情怀,英雄硬汉形象彰显。
33、月16日,小雨,詹泽鹏在岗位上度过了他的19岁生日。这个生日,没有蛋糕,没有派对,也没有灯光,但他依然很高兴。他在每天更新的战“疫”日记中写道:南宁清零了,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切将恢复正常。
34、很快,詹泽鹏加入南宁市青年防疫志愿服务微信群,成为一名“走街串巷”的社区防疫志愿者。入户摸排登记、在卡点值守、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张贴宣传海报、挨家挨户发放疫情防控出入证……自2月9日起,詹泽鹏每天和社区工作人员奔波在抗疫前线。
35、在逆行者中,除了医护人员之外,还有军人。作为驰援武汉的军人中的一员,刘丽的一张照片火遍了网络,但是她的火是因为让人心疼。戴口罩留下的印记清晰可见,她的母亲更是对她担心不已,关切地问道:“能恢复吗?”为了不让母亲担心,她轻松地回答道:“放心,我还是您那个乖女儿。”
36、最可敬之人,钟南山
37、“说一次不听,我就每天都去说,磨个几天他们就愿意听了。”詹泽鹏说。
38、一座封锁的城市,城内身着白色衣裳的人们坚守在他们的岗位,他们无私的奉献着自已的时光,他们坚信武汉一定可以挺过此次难关。他们申请了一封又一封请战书,一个又一个血红色的手印在白色的纸张中展现。无数感人的故事时刻感动着每一个人。
39、瞧,躲在那阴暗角落里的他高兴坏了。但它又怎知,封城能锁住的只是病疫,却永远也锁不住人们之间互相关爱的心,为解决病疫无私奉献的心。
40、一座封锁的城市,城内身着白色衣裳的人们坚守在他们的岗位,他们无私的奉献着自已的时间,他们坚信武汉肯定可以挺过此次难关。他们申请了一封又一封请战书,一个又一个血红色的手印在白色的纸张中呈现。很多感人的故事时刻感动着每一个人。
41、“我们看不到黑暗,是因为有人把黑暗挡在了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我们中国从不缺少遮挡黑暗的英雄,正因为我们历来崇尚缅怀先烈,尊敬英雄。如今,我们的“逆行者”们中,有一些人已被感染,但他们却仍义无反顾地坚守在一线。我们能做的就是多替他们考虑,以后去看医生,请多说句“谢谢您,您辛苦了”。换位思考,就算亲人可能医治无效,不幸离世,也千万不能无端责怪医生,毕竟我们的亲人也是他们的病人,他们也会伤心难过。
42、“您好,我叫詹泽鹏,是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如果南宁近期有防疫工作志愿者服务,请联系我,希望能为南宁的防疫工作尽一份力!”1月28日,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社会联络部联系人的手机上收到这样一条短信。
43、正是因为有钟南山,面对这次传染病人们才有希望,有信心,让患病的人努力抵抗病毒,等待专家们研制出药剂,救他们于危难。
44、月1日,李兰娟院士主动请缨,以73岁高龄带领团队紧急驰援武汉。在武汉,她不顾个人安危,每天只睡三个小时,亲自诊断病患、查找病源。
45、今年58岁的陈晓农是常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新北大队春江中队年纪最大的民警,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然而,自7月27日以来,陈晓农已经7天没回家,担心万一有什么事影响家人。面对疫情反扑,原本在家休假的他,看到工作群中说要布置查验口,毫不犹豫回到中队,主动请缨上一线,共担查控压力。
46、在抗击疫情一线连续工作48小时的医生父亲,趁午餐时间给隔离区的儿子写字加油,两人同是医生,只能隔着防护玻璃,父亲给儿子加油打气。中国有这么一句话: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现实版的上阵抗“敌”父子兵,让很多人落泪了。有一名医生看到一个19岁的患者,内心承受力差,因为被感染内心有些崩溃,父母都在安慰这个患者,当这名医生接受采访提到这个小患者的时候,痛哭起来,他说:因为看到他,我也想到了我的小孩儿。
47、年,正值迎新春佳节之日,一位访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悄然来临,它挥一挥手,带走了人们的健康,留下了疫病的种子。它肆无忌惮的蔓延着,最终迫使武汉封城。
48、钟南山是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17年前的非典,他奋战在抗击第一线。
49、他们有钢铁般的精神,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整个中华大地。当我们团圆时,应该想到一些战士仍然守在祖国前线,为了祖国的和平、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他们没有一丝懈怠,因为这份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关乎着百姓的满意程度。
50、王源媛,一名正在待命的神经内科护士,当她得知需要自已上"战场'时,她毫不迟疑的接下这份工作,以120%的工作状态坚守着,照看着每一位病人。像这样的白衣天使不计其数,年老的院士始终坚守在第一战线;年轻的护士累了困了,也不过是靠着墙壁略微缓一缓;刚刚康复的医生,第一个想到的却是自己是否还能连续工作。他们这样的无私奉献,是拿着自已的生命平安同病魔作斗争。这一刻很多的人们祝福,感谢着这群圣洁的天使。
51、春节如期而至,而让人揪心的是,新型冠状病毒也在这个春节肆虐猖獗。家家户户都紧闭大门,避之不及,一家人一起吃团圆饭,而另一群人却举着“武汉加油,别怕,我们来了”的旗帜,毅然赶赴武汉。正是这一群群“逆行者”,给了心急如焚的武汉人民一剂镇定剂,给了全国民众温暖与感动。
52、最可爱的人,刘丽
53、最乐观的人,张定宇
54、“居民出入都要进行扫码登记、测量体温,我们既要解释又要严格管控,遇到不理解的居民,挨骂是常有的事。”詹泽鹏说,遇到老人不会用手机扫码登记,他就手把手教他们注册、扫码,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解释。
55、时间就是生命。很多医务人员一天只顾得上吃一顿饭,一个上午都来不及喝一口水,有人在投入战斗的近1个月时间里,几乎没有脱下过白大褂,有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56、刘立群用“风里来雨里去”的奔忙足迹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抗疫答卷”。今年9月栗乡街道成立接返专班后,他自报奋勇肩负起了接返大学生的工作。每次接到任务后,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高速口,及时将返乡大学生送到单元楼下或者隔离场所。有一次,他由下午3点一直忙碌到第二天凌晨5点,整整14个小时,期间没有吃上一口饭,甚至都不敢喝一口水,因为他怕上厕所耽误接返工作。多少次往返奔波,多少个不眠之夜,虽然忙碌,但他从未动摇,他说,“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就应该在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时候站出来!”
57、随着疫情形势有所缓解,复工复产同步推进,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对詹泽鹏来说,龙胜社区街口的卡点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这个卡点位于一条美食街上,附近有菜市,每天上下班高峰期人流量非常大,一天达到三四千人左右。
58、一个95后的护士名叫:李慧,响应医院应征参与一线工作,从除夕坚守工作到现在,这是她给医护部发来的一段话:到现在我的家里人不知道我干嘛,如有不幸,捐献我的遗体做研究攻破病毒,请大家也不要告诉我父母,唯一的要求请妥善安排我的家人。我虽然工作能力不强,但是关键时刻不会做逃兵。
59、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仅仅有这些得意的医生们在战斗着,消防员,警察等也都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为人民劳碌着。而身处病魔的发源地的人们,他们不可怕孤独,因为有很多人在关怀,照看着他们。
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护士:单霞。为了避免交叉感染节约穿防护服的时间,在投入一线工作前,她剃光了及腰长发,单霞说:头发没有了可以再长,首要问题是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尽力量去救更多人。
抗疫感人故事100字
61、昨天,一名步履蹒跚的老人来到广东省信宜市合水镇排东村村委会,留下10000元说要捐给武汉,转身就走。工作人员询问他的名字,他说,“我叫中共党员、老军人!”据了解,老人名叫谢兰前,1964年入伍,1966年入党。网友:手插口袋离开的背影,真帅!国家有难,我出一份力,别写我名字。
62、我们再来认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心内科副主任余锂镭。疫情暴发之后,他冲在抗疫的一线;所负责的病区关闭之后,他又加入院内多学科联合会诊队伍。他说,患者在哪儿,岗位就在哪儿。
63、二,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人呀!说出这话的是四川第四医院护士佘沙,今年24岁,22年前他的家乡遭受了重创,灾难中他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大爱,是二年后,再又一场灾难袭来之时,他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果断报名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