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黄宗羲的儿子
1、(1)主张“循天下之公”,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私产的做法;
2、三、顾炎武
3、黄宗羲是见过顾炎武的
4、主张(1)批判程朱理学、反对孔孟权威;
5、主张(1)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理论;
6、(2)重视手工业、商业的作用,顺应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7、黄宗羲,字太冲,浙江余姚人,生于1610年,师从著名学者刘宗周先生。1645年,清军入关后,大军南下,攻灭了南明弘光政权。黄宗羲散尽家产,召集600余名家乡青年,投身反清复明的队伍,还在南明鲁王(朱以海)政权里任职,官至左副都御史。鲁王政权覆灭后,清廷三次通缉黄宗羲,还两次抓捕了他的弟弟黄宗炎。
8、顾炎武,字宁人,南直隶昆山人,生于1613年,家族是江东望族,曾以捐纳的方式,成为一名国子监生。1644年清军入关,顾炎武就职于南明弘光政权,担任兵部司务,从军事战略、兵力来源、财政整顿等方面向弘光政权提出一系列建议。弘光政权被清军攻灭后,顾炎武投笔从戎,参加了抗清义军,又加入了南明隆武政权。顾炎武奔走于各地,为各路抗清义军充当联络人。然而,随着隆武政权的覆灭,顾炎武反清复明的梦想终成泡影。
9、(3)赞扬历史上的“异端”行为(肯定改革、农民起义、寡妇再嫁)、倡导变革。
10、(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
11、一、李贽:具有“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
12、(3)批判与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新活力;
13、(2)批判封建礼教、倡导男女平等;
14、顾炎武无子女。有三个外甥:徐乾学、徐元文和徐彦和,都在朝廷里做大官,也都是著名的学者,可却都对舅舅顾炎武畏惧三分。
15、二、黄宗羲
16、(2)主张物质第一性,看重唯物主义思想。
17、(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思想;
18、五、思想共同点:
19、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民主、自由思想便随之出现,其中的主要人物就有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他们以思想理论为武器,将矛头直指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20、(3)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
21、顾炎武(1613年7月15日—1682年2月15日),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22、(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众治”;
23、两个人是没有见过面的。
24、四、王夫之
25、(1)他们都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26、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顾炎武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27、顾炎武没有子女
28、(3)提出“工商皆本”理论,反对重农抑商。
29、(4)但由于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他们的批判并未明确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故,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