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粗糙的大碗的作者是一个名叫窦鸿山的陕西礼泉人。
2、课文采用倒叙的手法,开篇就点明“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全句以转折连词“却”为支点,前面抑压,强调说明用的次数极少,“仅仅用过一次”,以此来声扬用碗一事的不寻常“感人”。
3、一个粗瓷大碗的作者是窦鸿山,陕西礼泉人,1977年出生于新疆,别名筱斗,斋号弘善堂。
4、没有上釉的碗或者上釉很少的碗,古时和旧社会平民常用的碗,现在也有一些比较落后的偏远地区仍在使用。
5、②有一回,一场袭击日寇的战斗刚刚结束,小通讯员给赵一曼送来一个鼓鼓的挂包。打开一看,是个粗瓷大碗。赵一曼吃饭用的搪瓷缸子早就送给一个新战士了。通讯员一直想给她另找一个碗,好不容易在这次战斗中找到了,就连忙给她送来。
6、这个问题我认为是早期我们每一个人家里使用的普通瓷碗,就叫这个名字,因为它们看起来不美观发暗,是暗白色,没有花纹,有的碗口上面有一些条纹,总的来说看上去就不是什么好的瓷器,因此人们就叫它粗瓷大碗,使用起来也不在意,非常合适一般家里使用的。
7、本文通过一个粗瓷大碗的来历,讲述了赵一曼在艰苦的革命生活中时时关心战士,和他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故事,歌颂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
8、“民以食为天”,碗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相信大家对它并不陌生。课文中的这个“粗瓷大碗”是谁的?有什么特殊意义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个粗瓷大碗”背后的故事吧。
9、粗瓷大碗是清中期以后才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是价格便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再补充!
10、⑤开饭了。通讯员用这个大碗给赵一曼盛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他想:“这回我们政委该吃顿饱饭了。”
11、⑥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来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有时候乡亲们冒着危险给部队送来一点儿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看着这碗高粱米饭,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
12、人物简介
13、因上釉的碗比较贵,所以一般人家装菜和汤都用这种比较粗糙的碗,但一般装饭的碗比较少用粗碗,因为粗碗比较粗糙,口感不好。粗碗也指大碗,包括斗碗和鱼碗等。
14、《一个粗瓷大碗》的题目特点是:作者用一个粗瓷大碗作为题目,交待了整篇文章的线索,揭示了整个故事的梗概。
15、《一个粗瓷大碗》这篇文章以倒叙的方法,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讲述了赵一曼把小通讯员盛给她的高粱米饭偷偷换成了半碗野菜粥,并把小通讯员专门为她找的给她吃饭用的粗瓷大碗送给了七班当菜盆的故事,赞扬了赵一曼以身作则、舍己为人、关心战士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
16、该画用浓厚的油彩,精微而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一幅感情真挚、纯朴憨厚的普通农民形象。
17、粗瓷大碗原文
18、中央警卫局转业军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绘画系研修班、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院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美术书法创作院创作员、北京北派山水艺术中心副秘书长、北京一品弘善堂艺术馆馆长。
19、是的,开篇以博物馆中的一个醋瓷大碗牵出革命故事,本文围绕“粗瓷大碗”讲述了赵一曼把小通讯员盛给她的高粱米饭倒进病号灶的锅里,和战士们一起喝野菜粥;把小通讯员给她找的用来吃饭的碗又一次丢掉了的故事,表现了她在艰苦的环境中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与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的高贵品质。
20、后来碧螺去世后,就埋在洞庭山的茶树旁,从此,他努力培育茶树,采制名茶。
21、“一次”与“感人”。
22、⑪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23、⑩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24、⑨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呀!”
25、粗瓷两个字让人瞬间就明白了这个碗自身价值不大,肯定背后有不同寻常的故事,大碗两个字就透出了一种朴实,真是的感觉。
26、《一个粗瓷大碗》一文,作者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叙了赵一曼同志用碗的前后经过,赞美了她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
27、作者是窦鸿山;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叙了赵一曼同志用碗的前后经过,赞美她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是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政治委员时用过的。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28、首先这个题目让人一下子脑海里就有了实物形象,让人会有读下去,了解详细的阅读欲望。
29、罗中立,四川著名画家,今重庆壁山人。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曾任全国人大代表,1981年创作的油画《父亲》获全国青年美展一等奖,人民日报金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入选国家教材,被认为是“当代美术史上的里程碑”。
30、总之这个题目用词朴素直白,既。有画面感,也更有想象的空间
31、《一个粗瓷大碗》一文,以一个粗瓷大碗为线索,记叙了赵一曼同志用碗的前后经过,赞美了她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根据课文特点,可抓以下几点导读:
32、赵一曼,女,汉族,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称李姐,四川省宜宾市白花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
33、赵一曼(1905—1936)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8年回国。九一八事变后到东北,任满洲省总工会组织部部长,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北区委书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委。1935年11月在与日伪军作战时受伤被俘,在狱中坚贞不屈,1936年8月2日在珠河(今黑龙江尚志市)被杀害。
34、一个粗糙的大碗的作者不详。
35、相传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名叫碧螺的姑娘,东洞庭山上住着的一个名叫阿祥小伙子。两人心里深深相爱着。男孩为了保护女孩与恶龙残杀受伤,博斗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棵小茶树长得特别好,碧螺采摘了一把嫩梢,回家泡给阿祥喝,阿祥喝了这茶,病居然一天天好起来了,人们就把这种名贵茶叶取名为“碧螺春”。
36、趁着太子这边犹豫的间隙,皇帝身边一个叫杨思勖的宦官意识到有机可乘,立刻向皇帝请命,主动要求下去攻击。一般的宦官都是苍白瘦弱之人,可这个杨思勖却与众不同,不仅身材魁梧,而且一脸勇武之色。李显大喜过望,当即首肯。杨思勖旋即冲下城楼,飞身上马,独自一人朝变军驰去。
37、课文采用倒叙的手法,开篇就点明“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全句以转折连词“却”为支点,前面抑压,强调说明用的次数极少,“仅仅用过一次”,以此来声扬用碗一事的不寻
38、④“这……这……敌人都消灭了,往哪儿还呀!”通讯员为难地说。
39、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有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用过的。她那时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委。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了一次,却有一段感人的故事。
40、①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个粗瓷大碗,是赵一曼在东北抗日联军中担任政治委员时用过的。这个碗,赵一曼仅仅用过一次,但是抗联的老战士都能认出来。因为这个碗有着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
41、⑧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到了,他没有吭声,眼里却含着泪花。
42、③赵一曼看着这个碗,对通讯员说:“哪里拿来的,请你还到哪里去!”
43、粗瓷大碗碧螺春典故:
44、粗瓷,严格的来说不属于瓷器,他是界于陶土和瓷土之间的一种可以称之为陶土的物质,比陶土要好点比瓷土差点。打个比方,小麦磨出来的面粉是瓷土,剩下的麸子就是用来做粗瓷的物质
45、导读此部分时,在了解赵一曼其人及其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之用的基础上,抓住此句品读,使学生疑问顿生:
46、⑦赵一曼端着碗轻轻地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47、年小学语文第五册第9课《一个粗瓷大碗》
48、“从来佳茗似佳人”,为了纪念碧螺姑娘,就有了碧螺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