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爱情句子 > 舍生取义文言文意思-集合46句

舍生取义文言文意思-集合46句

舍生取义文言文意思

1、忠臣的不幸既是一种偶然,更是一种必然。偶然在时,必然在忠。

2、翻开厚厚的中国史,诸葛亮、魏征、文天祥、陈玉成、董存瑞、黄继光……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他们的“死”或顶天立地、舍生取义,或忠心耿耿、无怨无悔,都属于“英雄”的类型,被历朝历代作为楷模。

3、忠臣之“死”,有几种类型:英勇就义、鞠躬尽瘁、含冤抱屈、无可奈何。

4、据《宋史》记载,南宋文天祥就义后,在其衣带中发现有这样一段赞文:

5、孟曰取义,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意思是,生命是我所喜欢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者不能并有,便牺牲生命,而选择义。

6、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7、奸佞当道,忠诚不兴,除此以外,还能有什么解释?

8、舍弃⽣命以正义,表示为正义事业,甘愿牺牲生命。

9、试想:凡事一往无前,一马当先,冲锋陷阵,无私无畏,忠君报国,豪气干云,如此忠臣者,能不“血染沙场、马革裹尸”么?或者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日理万机,夙兴夜寐,任劳任怨,不辞劳苦,为忠臣者,又如何避免得了“死而后已、油尽灯枯”?

10、孔子提出“仁、义、礼”,以“仁”为内在核心。以“礼”为外在核心。内“仁”的外在表现就是遵守“礼”法,所以不矛盾。最重要的还是仁,礼是外在体现。

11、成仁取义,这是孔孟思想的精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是异曲同工,是两个近义词。千百年来多少华夏儿女为了民族的利益,杀身成仁,浩然正气。多少英雄豪杰为着坚定的信仰,舍生取义,气贯长虹。他们承前启后,前赴后继,谱写出一首又一首英雄的赞歌。

12、“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出自文天祥的《绝命词》。

13、“明君出忠臣,昏君失正义。”这是伍子胥的结局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数千年中国历史形成的一种定律。

14、从这段赞文中,不难看出文天祥的浩然正气。而开头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正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指出了孔子与孟子思想的侧重点。

15、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什么是仁?孔子的弟子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都曾问孔子何为仁,孔子的回答各不相同,这与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有关。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仁是孔子所认定的一个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是世人尤其是君子应该践行的基本理念,其主要是在于“爱人”,即一种大爱。在孔子看来,“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抛弃了仁德,还怎么称君子?君子不离开仁德,就是在仓促匆忙的时候、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是与仁德同在的。因此孔子说杀身成仁。

16、这是人们读史书的心得之一。这些忠臣往往把自己的主子当作一个完人,以为自己为他效忠的意见建议总会被采纳的。这些忠臣一般都信奉圣贤之教,然而都不懂政治,所以最后吃亏了。

17、文言文里,人的正常死亡称“亡、故、逝、殁”。“死”则常常指人的非正常死亡。

18、然历世之忠臣,最让人荡气回肠、唏嘘不已的结局却是令人辛酸、谓叹的。他们往往不是死在战场,不是死在岗位,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勇士,而是“煮豆燃萁,釜煎豆泣”,被自己用生命忠诚维护的“万岁老爷”处以极刑,蒙冤受辱,死得冤枉。

19、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有所发展,突出了“义”。他提出“仁义礼智”四端,认为“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而在这四端之中,孟子尤为看重仁与义,他常常将仁与义并举,在面对生命与义的二选一时,孟子舍生取义。

20、忠臣的这两种“死”,贬义说来,叫做“短命”,褒义则称“英年早逝”。它往往引起广泛的叹息,寄予着整个社会对他们由衷的敬意。为忠臣者,虽说可惜,但以一已之生命,换来百世之赞美,也算值矣。

21、意思就是从古到今忠臣的下场,结果一般都不是太好。比如说岳飞。最后就是被秦桧害死在风波亭上。心中这种情形的词还有很多英勇就义,鞠躬尽瘁,油尽灯枯,死而后已等等。古代吴国的伍子胥让一个小国变成了大国,由弱国变成了强国。但是最后伍子胥还是被吴王夫差所杀,死无葬身之地。

22、意思是说忠臣从古到今都没有好下场,

23、什么是“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即“仁爱之心”。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还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把“仁”的思想治理国家,孔子关心民生疾苦,希望统治者以仁义之心待民。

24、即使舍弃生命也要换取正义。

25、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其实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折射出一种源远流长、亘古不变、关于生死的精神气节。

26、从秦始皇算起,中国封建时代四百零八位皇帝,其中有240位皇帝在位时间不足十年。不是被杀,便是被废。皇帝如此短命的最大原因便是昏庸无能。在他们的手下,又有多少忠臣死于非命?

27、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8、对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而言,读圣贤之书,首先要学习并做到的便是孔夫子所强调的仁德,与孟子所提倡的道义,只有将这两者做到了极致,才能问心无愧。

29、再想一想袁崇焕,这位被崇祯皇帝当成“叛国逆贼”的绝代忠臣,莫名其妙地被刚愎自用的崇祯凌迟处死。死之前,那么多的部下劝他反了,离开这个昏君,可他象当年的岳飞一样,就是抱着“愚忠”不放,无可奈何地放弃了自己本可以“光辉灿烂”的生命。

30、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有所发展,突出了“义”。他提出“仁义礼智”四端,认为“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而在这四端之中,孟子尤为看重仁与义,他常常将仁与义并举,“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了那条正路不走,丧失了那善良之心而不知道去找,可悲!“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仁是人最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最正确的道路,放着最安适的住宅不去住,舍弃最正确的道路不去走,可悲!因此在面对生命与义的二选一时,孟子舍生取义。

舍生取义文言文意思

31、从此以后,吴国有谁还敢象伍子胥这样,作一个忠臣?没有了忠臣,吴国之亡就成为了必然。如果作个假设,把唐代的魏征放在夫差的手下,恐怕他的下场与伍子胥不会有什么两样;换句话说,如果伍子胥活在唐太宗时期,他也一定会象魏征一样功勋显赫、名垂青史。

32、孔曰成仁,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意思就是说,志士仁人是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的。

33、“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就是仁心、爱人。首先自已得有爱心,然后必须爱人。对内克己,对外爱人。孔子成仁意思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成全仁。“义”是公平、正义,按道义的原则做人行事。孟子取义,意思是为了正义也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一个是大爱无疆;一个是正义无价。合二为一就是意德至上,为了爱,为了正义可以舍弃生命。

34、还记得伍子胥么?这位让吴国由小而大、由弱变强的功臣,仅仅因为说了一些让吴王夫差不高兴的直话,最后竟然死在夫差的“属镂之剑”下。为了表达对伍子胥的厌恶,夫差还把伍子胥的尸体放在鸱夷革中,任其漂浮江上,“死无葬身之所”。

35、孔子要求复兴周礼,但不是完全因袭周礼。因为如果完全按照周礼,不能充分发挥周礼的作用,所以他对周礼有一定的补充和发展。

36、孔孟合成仁义

37、孔子是儒家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礼”。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克制、约束自己,复礼是符合于礼。孔子所谓的“礼”是周礼。他一生的梦想就是要复兴这个周礼。礼与仁的关系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38、下文是——“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39、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是孔子所认定的一个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是世人尤其是君子应该践行的基本理念,其主要是在于“爱人”,即一种大爱。

40、仁者,有怜悯之心,爱众生(也包括爱自己),是内心的价值取向;义者,守信用,是外在的行为准则。仁义兼备,即为阳明先生之“知行合一”。

41、孟子曰取义,出自《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讲的是生命最为重要,正义更不可放弃。当二者不能同时所有,只能舍弃生命而捍卫正义。这是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的有所发展,有所突破。

42、自古忠臣无好死。一般说来,忠臣的结局大多是非正常死亡,只能用“死”来表示。

43、孔子曰成仁,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志士仁人是以牺牲自己成全仁德,这是一个君子应该践行的基本理念。杀身成仁,是为了维护正义的事业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人间大爱。

44、其实成仁和成义是异曲同工,都是呼吁人们在必要时刻舍小家而存大义,当生和义只能择其一时,舍生而取义也!

45、自古忠臣无下场是甘肃平凉的一句老话,是秦腔里常用的唱词。此处的下场指结果,后果。“无”和“下场”之间还暗藏了一个号“好”,意思是自古以来,忠臣大都最后没有好结果,如岳飞。

46、“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则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

相关文章:

梦魅以求的意思汇总35句 舍生取义名词解释-集锦88句 洁身自好是什么意思啊-集锦62句 孟子曰舍生取义优选汇总35句 精选坚忍不拔的意思是什么意思【41句】 精选初中文言文【155句】 描写风景的词语及意思精选20句 不计其数的意思写一句话28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