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布拉格
1、卡夫卡有3个妹妹
2、卡夫卡生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动荡不安、物质主义盛行的年代。
3、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4、“卡夫卡式隐喻”也就是指卡夫卡在创作时使用的独特的隐喻手法。
5、创作背景
6、卡夫卡则向往集体生活,希望结识朋友。早在1903年,他在给别人的一封信中写道:“人与人是用绳索互相联结在一起的,如果一个人身上的绳索松开了,那么,他就会沉下去,沉到比谁都深的地方去,那就糟糕透了;如果某一个人身上的绳索扯断了,这个人就会一头载下去,那太可怕了。因此,每个人都得紧紧抓住其他人。”
7、布拉格,就像卡夫卡说的,长着爪子,不肯放人走。我从里佩利诺我的灵感之源和永不厌倦的热情的导游那儿引述一段话作为结束语,他写道:“当我想为神秘寻找一个词汇时,我能找到的唯一的词语就是布拉格。她像彗星一样,阴沉而忧郁:她的美仿佛一团激动人心的火焰,在风格特异的艺术家手中被夸张变形,扭曲倾斜,散发出衰败的忧伤气息。在无休无止的幻灭中痴昧地欢笑不已。”
8、弗兰兹·卡夫卡(Franz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生活于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合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
9、卡夫卡羸弱多病的身体使其从小就产生了自卑感,他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卡夫卡的精神世界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特别是父亲暴虐、专横,使得卡夫卡逐渐丧失了自信、抹杀了个性。卡夫卡在日记中写道,他在那个时候,遇事无人商量。同饥饿艺术家一样,他在周围的生活环境中也“找不到适合自己口胃的食物”。
10、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11、卡夫卡式隐喻指卡夫卡在创作时使用的独特的隐喻手法。
12、对卡夫卡来说,孤独是重要的。同时,孤独又是他痛苦的根源,他无法与别人一起生活,但他又渴望同别人一起生活:这个矛盾不是人们从外面强加给他的,而是盘踞在他的灵魂之中的。如果这种孤独发展下去,最终会把他从这个世界上抹掉。
13、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
14、卡夫卡这首歌其实是写的卡夫卡和密伦娜夫人的故事。“宁静小巷一家咖啡馆”是布拉格广场旁的雅克咖啡馆,当地最富盛名的人文景点,是作家卡夫卡写变形记的地方。
15、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16、在卡夫卡的内心世界里有一种“不可摧毁的东西”支撑着他去创作、去抗争。他最大限度地约束外出旅游和社交活动;他渴望爱情和婚姻,但为了防止陷入小家庭的“有限世界”妨碍他的写作,最后不得不把结婚的念头彻底放弃;他原来有个健康的身体,但由于身体透支过度而造成了长期失眠。《饥饿艺术家》是卡夫卡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光写成的。
17、但是,他并没有被彻底击败,因为其内心有一种“不可摧毁的东西”。他作出了一个激进的决定:同外界断绝一切来往。逐渐确立了离群索居、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想以此来同学校、同家庭抗衡。他在日记中写到:“我要不顾一切地得到孤寂,我只有我自己”,“我要不顾一切地同所有的事情,同所有的人断绝关系,我要同所有的人结仇,我要不同任何人说话”。然而,他的孤独如同饥饿艺术家挨饿一样,都是迫不得已的。
18、弗兰兹-卡夫卡(Franz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生活于奥匈帝国(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组成的政合国)统治下的捷克德语小说家,本职为保险业职员。主要作品有小说《审判》、《城堡》、《变形记》等。
19、卡夫卡的隐喻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变形记中极为明显的含义是他的思想意识脱离当时的普遍精神意识环境,脱离当时的道德环境束缚,有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在他其他的作品中更是以幻境~虚构推理而得到荒谬的可拍的折磨灵魂的人的认知结果。
20、卡夫卡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格,而当时的布拉格正处在激烈的民族冲突与动荡中,“社会主义、犹太主义、德国民族主义、玩世不恭的思想、人道主义、以及一切虚假的世界主义等各种信念都相互冲突”。
21、卡夫卡(1883—1924)、布罗德(1884—1968)、恩斯特·魏斯(1882—1940)、韦尔弗(1890—1945)都是生活在布拉格讲德语的犹太人。共同的社会处境,使他们成为朋友,文学史上称他们为“布拉格派”。孤独和压抑是他们作品的共同基调。他们在文学上各自都作出了贡献,其中最杰出的是卡夫卡。
22、《饥饿艺术家》作品于1922年3月至6月间创作。